文/闻昱行
特朗普“大巴门”爆出后,又有戏剧性发展。9名女性先后现身,从不同角度控诉他曾如何“不尊重女性”。此外,特朗普今年6月还被控在上世纪90年代强奸一位13岁少女,纽约法庭将在12月公布案件进程。尽管希拉里阵营坚称不是这一系列女性出场的幕后推手,但在最后阶段,民主党已经集中所有火力炮击特朗普对女性习惯性的不耻行径。米歇尔·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发表的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演讲,被左派传媒誉为选举中最富感情的演说而大肆宣传。
特朗普过往对女性极端不尊重的言行,迫使共和党建制派掀起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叛逃”潮。在众多议员、州长纷纷表态不会投票给特朗普后,年轻一辈的建制派头领莱恩也宣布,收回对特朗普的支持,把重心放在共和党的国会选举上。建制派只有共和党主席普利巴斯还坚持“站在特朗普身后”,但这个“光棍司令”的话只能是门面话而已。
与传统媒体交恶
特朗普继续无望地深陷与控诉者和传媒的口水战中。他的律师发信给《纽约时报》控告其“诽谤”,结果后者措辞强硬地回覆:“诽谤”的特徵是对“受害人”造成名誉上的伤害,但该报的报道对特朗普的形象丝毫无损,因为他现在的形象正是由他自己多年来的言行塑造出来的,根本是咎由自取。
离大选只剩最后三个星期,特朗普已再无回旋时间。在与共和党建制派决裂后,其胜机只能寄望于燃烧另类右派和基督教保守派的投票热情。他孤注一掷,煽起“芭蕉扇”,企图将这些支持者对整个政治和传媒生态的敌视变为熊熊烈火,扑向所有站在他对面的人。他在每一个大规模集会上都痛骂民主党和共和党建制派,狂批所有被誉为第四权的“主流传媒”。
回顾选战,特朗普和传统媒体交恶可能是最大失误。初选时他和传统媒体关系不错,早在3月已免费拿到相当于20亿广告费的曝光量。相比希拉里一向不得媒体喜爱,特朗普如果在大选期间还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大媒体,无异于如虎添翼。但在5月底,《华盛顿邮报》批评他所谓捐款给退伍军人慈善组织一百万美元,是“口惠而实不至”时,他怒斥该报记者是骗子。那成为他和传统媒体交恶的分界点。随后历次媒体挖料中,他也是“一点就着”。他得罪的媒体越来越多,针对他的媒体记者也越来越多,挖料也越来越深。
与传统媒体交恶后,特朗普基本只能依靠右翼网站和社交媒体,以及传统右翼Fox News的几档节目。这些媒体的受众面窄,且缺乏有功力的调查记者,根本无法发起对希拉里的新的有效攻击,只能依靠维基解密放料。民主党的应对方案很简单,一是“置之不理”,同时加强火力攻击特朗普,以转移视线;二是指责“俄罗斯干涉美国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影响。尽管维基解密连日爆料,但主流媒体为希拉里“保驾护航”,报道甚少,根本没阻碍希拉里的上升势头。
迷信网上人气
特朗普迷信社交传媒和网上人气。由于社交媒体有回声室效应和过滤气泡效应,容易造成小圈子(包括人数庞大的小圈子),圈内的欢呼会令人误以为圈子的领袖在真实世界也一呼百应。
特朗普的集会人群热情高是一个事实,在支持者眼里,这才是真正的美国“沉默的大多数”。然而这种“印象”和现实究竟有多大差距?如果现实中的“沉默的大多数”的热情果真被特朗普全面点燃,那么应该会在现阶段的选民登记和提前投票的统计中有所显示。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迹象证实这一点。
而且,在最近的各项民意调查中,特朗普都显著落后于希拉里5-6个百分点。著名的数据分析网站538,目前预测希拉里获胜的几率是86%。
特朗普的支持者痛斥传统媒体“伪造民调数据”,认为《洛杉矶时报》的民调是“唯一准确的”传统民调,因为它把选民投票热情也考虑在内。在此民调中,特朗普一直领先希拉里(除了最近一次平手)。其实,这个民调和其他民调不一样,并非每次调查都重新随机抽取访问对象,而是从一开始就随机固定了一批被访对象,然后在选战过程中不断询问他们的态度,成为这个民调的系统误差。
综合各种因素来看,如果没有奇迹,特朗普的败选结果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