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滚动 >

抨击中国是“竞选标配” 美新总统势与华寻共赢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10-31

  图:一个位于浙江的工厂里,工人搬运以特朗普为模板的面具\网上图片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10月31日讯 综合Politico、《经济观察》、《赫芬顿邮报》报道:尽管再次受到“邮件门”困扰,希拉里的支持率仍大幅度领先特朗普,不少政治网站预测美国将迎来第一位女总统,但毕竟这些网站半年前也曾预测特朗普无法获得共和党提名。虽然选情忽暗忽明,但有一件事一直被媒体关注及讨论,那就是中美关系未来四年的走向。

  中美关系堪称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以希拉里为首的传统美国外交精英乐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希望“重返亚洲”争夺中国在这个区域内的地缘政治资本。不少分析指,如果希拉里当选,中美关系或恶化,美国将采取比目前更强硬的手法与中国“过招”。

  希拉里率亚太战略原班人马

  报道称,如果希拉里代表民主党赢得大选,美国的内外政策将呈现更多的延续性。作为亚太战略的始作俑者之一,希拉里在中国事务上素来强硬,且多次操作人权事务,其上任后势必绕开以往新任总统的所谓“学习曲线”,立即着手强化亚太战略,就南海、网络等议题对中国施压。目前看,希拉里的外交团队基本上是其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原班人马,中美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的分歧或难以消除。

  但是即便特朗普无法当选,他的存在已经改变了美国政坛,而其背后的支持者也已形成一定势力,无论谁当选都不能忽视这群美国人的意愿。特朗普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反映的是美国民粹主义的崛起。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是排斥多元化,排斥全球化的。他的支持者不愿美国做“世界警察”,不愿打开大门迎接“移民”。只希望依赖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对外反恐,带来国内的平安。

  这群特朗普支持者更关心的是国内的经济、就业及税收问题。他们务实,正如他们所支持的特朗普一样。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曾多次提及中国,他说:“我有很多中国朋友,他们住在各地的特朗普大厦里。”以及,“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特朗普对于中国、中美关系的理解大都停留在微观层面。他以生意人的姿态说:“我打败过中国人,赚过他们的钱”。这种务实的态度虽然听起来“格局太小”,但却赢得了不少美国选民的好感。

  相较而言,希拉里即使多次被讽刺是“盛名难副的外交庸人”,但曾担任国务卿多次外访的她,对于中美关系的认知是具有宏观视野的,这也是为什么她乐忠于介入亚洲地缘政治,想要“重返亚洲”。然而,面对国内人民寻求安稳生活及经济增长的渴望,也有分析指,希拉里会相对克制,寻求“合作共赢”。

  抨击中国只是“竞选标配”

  美媒报道指,总统候选人“抨击中国”是大选中的“标配”,他们公开批评中国,将中国描绘成美国国家发展模式和国际领导地位的双重威胁;但这种过激的表达更大程度上只是“竞选策略”,并不意味着未来总统真会与中国“交恶”。美国主流媒体甚至出招,指朝鲜问题、巴黎协议、反恐等议题都能成为中美牵手、寻求共赢,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契机。

  虽然在政治议题上,美国新政府或能因国内外形势而主动调整心态,但在经济问题上,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并不一定有利于中国。民粹主义升温反映出不少美国人反自由贸易,或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对中美经贸关系造成新冲击。

  而如民调成真,希拉里入主白宫,凭着对世界事务的深入了解,她不会持极端反全球化立场,仍会继续在经贸上落实相对开放的政策。

 
 

    滚动

    印度遭罕见沙尘暴袭击 已致逾百人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