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滚动 >

马斯克研人脑融入电脑 防止人类被AI超越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3-29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3月29日讯 特斯拉汽车创始人、SpaceX科技公司行政总裁伊隆.马斯克成立了一间名为Neuralink的医学研究公司,试图通过研发“神经织网”(neural lace)技术,将人类大脑和电脑连接、加快人类认知功能,防止人类被人工智能(AI)超越。

  图:特斯拉汽车、SpaceX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 资料图片

  Neuralink于去年7月以“医学研究”类别在美国加州註册成立,马斯克在参加一场科技论坛时表示,为了不让人类变成人工智能的“家猫”,需要开发人脑和机器存在共生关系的技术加以抗衡。解决方案是开发一个“脑机接口”,名为“神经织网”(neural lace),通过颈静脉传输在大脑皮层中植入一层人工智能内壳,拓展人类认知能力的极限。

  马斯克称这种人机共生的模式为“赛博格”(cyborg)计划。他认为,利用高频宽界面与大脑相接,将有助于实现人与机器智慧的共生,并帮助人类不被人工智能打败。

  研发技术医脑顽疾

  目前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仍在发展的“胚胎阶段”,公司研发的首批产品可能是治疗癫痫、重度抑郁症等脑部顽疾的先进植入物,这类植入物将基于已用于治疗帕金森症一类脑部疾病的较简单电极。此类疾病治疗市场的规模达数十亿美元。

  如果产品得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证以及政府机构的批准,以后将有可能用于进行表层大脑手术以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

  最近几周Neuralink公司已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将美国脑神经科学的顶级科学家也纳入麾下,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也在开发植入性的神经界面技术,预算四年成本为六千万美元。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是希望能彻底改变大脑和机器的沟通方式,包含汽车、行动装置或智能家电等,帮助人类从未来人工智能的奴役中解放。

  除了马斯克,Facebook的神秘部门Building 8,也正在开发非侵入性的大脑与电脑连接界面技术,让人类毋须通过额外的硬件装置就能彼此沟通。

  电影演绎人机结合

  对“赛博格”概念的思考启示了一大批经典科幻电影。《阿凡达》、《异空战士》、《D-9异形禁区》等,都涉及人类用意识操纵人体外骨骼动力装甲。

  《阿凡达》影片中,男主角杰克躺在密闭容器,让思维和意识进入自己在潘多拉星球的克隆人“阿凡达”,以此来控制生物体活动。

  在科幻剧集《神盾局特工》里,人类能将人脑的记忆、思想甚至是感情上传,然后下载到机器人头脑里,“那个人”即可得永生,但也意味着,“那个人”或将代替人类存在。

  目前“神经织网”技术仍面临一些障碍,例如怎样以安全的微创手术方式来植入,如何使其在大脑中保持稳定,最困难的地方则在于如何说服人们进行局部脑部手术。

  马斯克在接受《名利场》杂誌专访时表示:“要想研发出具有意义的局部脑机接口,恐怕还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

  (综合路透社、《华尔街日报》、《商业内幕》新闻网)

    滚动

    印度遭罕见沙尘暴袭击 已致逾百人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