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4月12日讯 综合美国《纽约时报》及《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军向叙利亚政府投下59颗“战斧”导弹已过去近一周,“习特会”也已落幕,特朗普政府的下一步动作再次受到外界关注。有分析称,国务卿蒂勒森及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等五人,正在逐渐塑造特朗普政府的外交走向,而特朗普本人的在外交政策上的态度,却仍在舆论场上缺席。
美国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已成过往云烟,与中国的贸易战未如预期登场,伊朗核武协定还未废除,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也未迁往耶路撒冷,再加上美国“卡尔文森”号打击群驶往朝鲜半岛,都让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向受到高度关注。
五要员下“指导棋”
《华尔街日报》分析,现时有五位幕僚正在塑造美国政府新的外交政策。他们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国防部长马蒂斯、白宫国家安全顾问麦马斯特、商务部长罗斯,以及白宫高级顾问库什纳。分析指出,他们整体稳定了新政府的策略思维,将其推向更传统的轨道。
报道还提及,上述五位幕僚中,蒂勒森和马蒂斯是主要决策者。马蒂斯出身陆战队,曾参与波斯湾战争及入侵伊拉克;而蒂勒森曾任职石油业巨擘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职务。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他们却能通力将伊拉克从特朗普的“禁穆令”中剔除,以及对俄罗斯采取强硬立场等。
分析认为,上述官员能否真正主导美国未来外交政策尚难断定,但五位在决策中发挥的效果已逐渐浮现。
叙轰炸后美国声音混乱
为报复叙利亚的化武攻击,美国上周四向叙利亚政府军基地发动攻击,让外界见识到特朗普的国安策略有别以往。美国政府传出各种声音进行政策解读,但人们至今还未听到特朗普本人的声音。
关于叙利亚问题,美国政府官员从华盛顿和欧洲分别又放出了混杂的信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意大利参加七大工业国(G7)外长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任何向无辜平民犯下罪行的人,都不会视而不见”。数小时后,白宫发言人斯派塞也表示,不仅仅是化武攻击,哪怕叙利亚使用常规武器,特朗普政府也会采取行动。
后来,白宫试图“收回”斯派塞的言论,并坚称美国的立场并未改变,即只在事件涉及本国利益,或遇到上周那样的化武攻击时,才会对叙利亚政府采取行动。分析人士称,蒂勒森与斯派塞大概没想过,自己说的话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蒂勒森在上周末表示,美国希望叙利亚政府停止使用化武,并且不愿卷入叙利亚战争。但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却态度强硬,认为叙总统巴沙尔无论如何都必须下台。
美国向叙利亚发动攻击,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表示支持,意大利外长阿尔法诺甚至表示此举为欧美之间“重建和谐”。但是之后会如何?特朗普的内阁成员和顾问团队众说纷纭,但他本人在上周四之后还从未公开表态。号称“推特总统”的他,这次连在推特上都未正面提及此事。特朗普的“不发声”,将令越来越多的人对美国未来的政策走向摸不着头脑。
G7未达共识对俄无新制裁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法新社、俄罗斯卫星通信社报道:七大工业国(G7)外长11日呼吁俄罗斯向叙利亚政府施压,以结束持续六年的内战,但拒绝英国的呼吁,不会因为莫斯科支持巴沙尔而对其进行新制裁。
G7成员国发布公报称,俄罗斯有能力帮助解决叙利亚冲突,战胜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和恐怖主义。G7成员国表示,希望俄罗斯和伊朗施加影响力,敦促叙利亚履行禁止化学武器的义务。如果俄罗斯可以照做,各国愿意合作来解决叙利亚冲突,并重建该国。
主持会议的意大利外长阿尔法诺称,各国外长就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未能达成一致,他说:“我们必须与俄罗斯对话,我们不能把俄罗斯逼到墙角。”
另一方面,英国首相文翠珊10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两人均表示,使俄罗斯相信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同盟已不符合俄战略利益,以及说服莫斯科终止支持巴沙尔,现已存在“一扇机会之窗”。两国同意施压俄罗斯停止支持叙政府,英国外相约翰逊也取消了原定在G7会议前访问莫斯科的行程。特朗普另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默克尔与文翠珊都对美国打击叙利亚的行动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