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时事 >

马克龙“崛起”与中法关系走向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4-25

图:中间派马克龙与极右阵线勒庞共同进入第二轮对决 法新社

  文|张璇

  法国大选投票结果出炉,马克龙、勒庞两人晋身第二轮投票,外界预计中间立场的马克龙将在5月7日的选举中赢得大选。消息公布后,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分别向马克龙表示祝贺,而欧元在亚洲周一早盘交易中出现五个月来的最高点,显而易见,一个“正常”的法国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而对于中法关系而言,马克龙很大程度上会继承奥朗德的对华关系基调,有利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

  当前的法国处于一个严重分歧的阶段,两名胜出的候选人都是过去三十年来唯一一次非两大主要政党的候选人。相对于极右的勒庞,马克龙在约一个月前的民调已经呈现轻微领先的趋势,这对于年仅39岁、曾经的银行家且从未担任过民选公职的马克龙来说,成绩尤显难得。连另一位失败的候选人菲永亦表明会投票支持。而在结果出炉后,波尔多市长、曾经有望获得中右翼阵营总统候选人提名的阿兰朱佩,亦对马克龙作出高度评价:“我期待马克龙恢复法国在欧洲乃至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期待他为法国年轻人带来一个新世界的希望。”

  为什么马克龙会胜出?事实上,反恐与安全问题并非最主要的,最核心的问题在于,马克龙看准了法国经济不振以及年轻人高企失业率的问题。他的政纲主打两项:教育和就业。他提出要优先改革学校教育,尤其是重点改善贫困学区的初等教育状况。在就业方面,提出要改革法国现有的就业市场,通过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及加强继续教育,实现5年内减少90万个失业人口。在早前一次接受访问时曾表示,五年总统任期内,不打算修改现有的退休年龄规定及退休金制度,但将做相应改革以期建立一个全民均衡的退休保障体系。

  此外,就经济发展,曾任经济部长的马克龙承诺,要设立一个100亿欧元的“工业及创新基金”,刺激法国经济提升和创新。提出将在全国设立200个优先发展区,对招收长期固定合同(CDI)就业的企业三年内提供1万5千欧元的奖励,以鼓励企业新增就业,等等。这些政纲符合了法国选民“求变”、“改善生活”的期望。

  至于反恐方面,马克龙的主张并无太大的新见,唯一的“新猷”是,当选后将提出一项要求国际互联网巨头配合反恐斗争的举措,以及“以最大的决心”在欧盟和北约层面推动国际协调反恐行动。这与勒庞限制出入境、递解出境等极端措施相比,更符合法国自由派的立场,亦符合年轻人的倾向。因此,若要简单概括马克龙的获胜关键,就在于他成功抓住了大多数法国年轻人的心理。

  马克龙若最终当选,对欧盟必然是最佳的结果,他是四人中坚定支持欧盟的一位。可以预见,有他的掌舵,欧盟将得以继续维持必要的团结与表面上的一致。

  至于中法关系,从马克龙的政纲以及往日的言论,预计会是有正面的推动。首先,马克龙非常关注中法关系,较早前他还专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阐述其对华政策,当中有两话值得引述。他说:“就像你们所知道的,中法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关系。两年之前我们共同庆祝了两国建交50周年,以及双方战略,尤其在能源领域的伙伴关系。我认为法中之间的力量源泉,正是来自于法国率先承认中国,我觉得这可以载入史册。中国现在是一个经贸、外交和军事强国,最近又在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承诺。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够延续这种工作关系,希望持续这种正常关系。”

  尽管马克龙在经济上采取对华较强硬的立场,例如他曾说:“我也希望中国能够在经贸领域遵守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则,这是我在担任经济部长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如果我当选总统我将会继续维护法国和欧洲的工业、农业和经济利益。如果我当选总统,我会对此继续给予关注。”但他同时强调:“但是我希望保持与中国的政治和外交战略关系,因为在国际反恐、在防止气候变暖,在促进地区与全球的和平方面,中国是法国和欧洲非常重要的盟友。”

  因此,从两国战略合作的高度来说,马克龙若最终当选,这种合作不会削弱,还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事实上,中法两国有着良好的传统友谊,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而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实际投资来源国、第四大投资目的国和第四大技术引进国。中国是法国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五大贸易伙伴。

  本届总统奥朗德大力推动中法关系。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在2015年3月26日同奥朗德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就已经提出,“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习主席还曾在访问法国时说,“希望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

  中法两国有着高度的共同战略利益与长期的友好关系历程,马克龙的崛起,应当会朝着这一大方向推进。

 
 
 

    时事

    世界赞叹贸易战难不倒中国(国际论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