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福特行政总裁菲尔德3日宣布撤回墨西哥建厂的计划美联社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1月5日讯 综合美国《纽约时报》及《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在三日接连发威,先是喝阻了众议院的共和党,又让汽车制造商福特转軚,取消在墨西哥设厂的计划。当天,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批评通用汽车将墨西哥生产的汽车运回美国销售,扬言会收取大额过境税。数小时后,福特汽车宣布,将取消在墨西哥兴建涉资16亿美元(约124亿港元)车厂的计划,改为在美国密歇根州投资7亿美元和创造700个新职位。
特朗普周二在推特说:“通用汽车将在墨西哥生产的雪佛兰科鲁兹汽车,以免代理商税的方式跨境运回美国。在美国制造,否则就缴大笔过境税。”这是特朗普在20日就职前,针对就业机会、进口和成本对美国企业发出的最新猛烈抨击,也显示这位准总统对企业事务采取不寻常的干预。
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表示,去年在美国销售的约19万辆雪佛兰科鲁兹汽车,有约18.55万辆是在俄亥俄州厂制造,仅约4500辆科鲁兹掀背车(Hatchback)是在墨西哥装配,在美国销售。
增密歇根州700岗位
就在上月,福特行政总裁马克.菲尔德还言之凿凿地称,虽然福特愿与特朗普团队合作,但改变墨西哥建厂的计划为时已晚。而特朗普“发炮”后几个小时,通用汽车的对手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将取消在墨西哥设厂的16亿美元计划,并在一个密歇根州厂投资7亿美元。
福特的新安排下,原计划由新厂生产的福特Focus小型轿车,将改由位于墨西哥埃莫西约的福特工厂生产;此外,福特还将注资7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设厂生产全电动多功能运动型轿车(SUV),该车型完全由电脑操作,预计2020年投产,可带来700个岗位。
菲尔德表示,由于该公司的小型和中型车的销售下降,取消在墨西哥建厂计划,部分原因是与“全面利用现有设施的能力”有关。菲尔德还表示,这也是对特朗普在美国创造的商业环境投了信任票。他同时强调,福特没有和特朗普进行任何的特殊交易。
不过,在特朗普推文之后宣布此重大决定,却不能不让外界联想到特朗普“推特治国”的威力。福特执行董事长小比尔.福特还特别表示,他在特朗普最新推文后,亲自告知特朗普这项决定。
美汽车业成本激增
特朗普本人也毫不客气的邀功,他稍后在推特上发文说,在自己的政策下,福特公司取消墨西哥的建厂计划,改在密歇根投资。他还表示,在解决工作和财富流失的问题后,美国将成为全球创新与创业的强大力量。
分析指,将墨西哥的生产线迁回美国对汽车制造业来说冲击不小,美国工人的平均时薪约29美元,而在墨西哥这一数字仅为10美元,成本大幅上涨将严重影响汽车厂商的盈利状况。然而,特朗普保留美国工作机会、重罚外包岗位企业的表态越来越严肃,这些因素已开始影响大公司的决策。
受福特取消建厂消息影响,当天墨西哥比索大跌1.66%,美元对比索汇率突破1比21,再创历史新高。墨西哥经济部当地时间3日发布公告,对福特汽车公司取消在墨西哥建厂计划表示遗憾。墨国经济部长还提醒福特需补偿当地政府为推动设厂投入的财力。汽车出口占墨西哥三分之一的制造业出口总额,而根据墨西哥央行的数据,2016年前九个月墨西哥共收到200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
福特或引美企回流骨牌效应
图:特朗普推特发文批评通用汽车网上图片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综合英国《金融时报》及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发表推文批评通用数小时后,福特汽车宣布取消在墨西哥建厂计划。分析指,汽车业一直是美国整个制造业是否健康的风险标志,如果特朗普能施压诸如福特或通用这样的公司响应其“撑增长”的政策,或许可引发骨牌效应,令其他公司也开始“回流”。
事实上,在特朗普当选之后,已经有一些美国制造业开始陆续响应他的号召,选择把生产基地留在美国。除了福特,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nitedTechnologiesCorp)已在去年11月底与特朗普及副总统当选人、印第安纳州州长彭斯达成一项协议,旗下冷气制造商开利(Carrier)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冷气设备工厂,将保留近1000个就业岗位,把该公司计划转移到墨西哥的岗位数削减了近一半。而开利决定留在美国的背后,是印第安纳州政府已同意未来10年给予联合技术公司价值700万美元的减税优惠。
去年12月底,美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Sprint表示,将把5000个就业岗位从其他国家带回美国,主要集中在销售与售后服务方面。此外,卫星通信商OneWeb也积极响应特朗普的号召,准备在美国本土雇用超过3000人。作为Sprint和OneWeb股东之一的日本软银集团行政总裁孙正义在与特朗普会面时表示,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为美国创造5万个工作岗位。不过,集团尚未透露投资的细节。
再有鹰派入阁 美中贸易摩擦料增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周二宣布,提名曾在里根总统时期担任美国副贸易代表的罗伯特.莱特希泽出任美国贸易代表一职。莱特希泽主张贸易保护主义,而且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态度强硬,与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的态度非常脗合。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再选鹰派入阁,美中贸易未来将面临更多摩擦。
现年69岁的莱特希泽是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华盛顿办公室的合伙人,曾在里根政府出任副贸易代表。在莱特希泽担任这一职务期间,美国通过配额和惩罚性关税等手段遏制了日本进口产品涌入美国市场。此外,里根还与日本、德国等五个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达成了1985年“广场协议”,实现美元贬值,鼓励更多的外国企业到美国设立制造业工厂。2011年,莱特希泽曾在《华盛顿时报》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政府通过“操纵贸易”使制造业的工作大量流向中国。
莱特希泽是特朗普内阁名单上的又一名贸易鹰派人物。在圣诞节前夕,特朗普提名经济学家彼得.纳瓦罗执掌新设的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特朗普此前还提名了亿万富翁投资家威尔伯.罗斯出任商务部长一职。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哈夫鲍尔认为,美中两国在今后将面临很多贸易摩擦。他说:“我不是预言贸易战。但是显然双方有巨大分歧,会有贸易冲突与斗争,但不会打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