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港澳动态 > 正文

认知障碍长者靠“玩”改善情绪

2019-07-04 08:23 作者:水滴泪

 

 

  图:仁爱堂推出先导计劃,引入遊戏式的互动课程,协助认知障碍症长者改善病情\大公报记者谢莹莹摄

 

  【大公报讯】记者谢莹莹报道:人口老化,认知障碍症患者增加,仁爱堂推出先导计劃,引入遊戏式的互动课程,参与的认知障碍症患者透过玩啤牌、抛接彩色波波等遊戏,锻炼手脚肌肉能力,摆脱消极情绪,改善病情。有九旬患者本来脾气暴躁,经常闹人,参与先导计劃后,在摩天轮时排队等候半小时也没发脾气。

  仁爱堂於2017年招募了62名患者,年龄由66至97岁,平均确诊3.7年,当中33人是早期认知障碍症,29人是中晚期患者。先导计劃将36人归入玩乐组,参与八星期“易径玩乐”计劃,26人是对照组。结果显示,玩乐组长者的认知能力分值由5.4分增至6.5分,增加两成,对照组则毫无进步。

  玩乐组长者参与每周一节,每节75分鐘的遊戏,利用啤牌、彩色波波、毛公仔等,自订遊戏规则,玩乐时需手脚并用,改善四肢活动及思考能力;社工在旁协助,遇上长者有争拗时,介入化解矛盾,让长者在欢乐及友爱气氛下,改善情绪问题。

  仁爱堂社会服务科发展顾问区结莲称,一名92岁婆婆初时见其他组员不守规矩,便大声喝骂,甚至打人,而且很不耐烦,一节课便去了四次厕所。资深社工分析发现,婆婆受病情影响,不善表达情绪,想维持活动秩序才打闹别人,经遊戏引导与社工安抚情绪,脾气改善,其后每节课去厕所次数减少。婆婆的女儿说,上周去玩摩天轮,排队半小时,平时她会不耐烦离开,但这次没抱怨或喝骂一句。

  区结莲称,仁爱堂自2015年至今,培训了47位员工及62位义工,免费服务逾350位长者。未来将面向全球安老机构销售课程,以收费形式训练课程社工。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