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正文

会东燕麦酒欲叫响全国

2015-07-28 10:24 作者:顾宝军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7月的一天,会东县委党校教师赵天聪和胡定云直奔该县野租乡柏栎箐村,他们心中装着一个州级课题《创造凉山大品牌——以会东燕麦酒为例》。  
    在会东县粮油收储公司经理刘毓强和四川拉玛酒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徐朝才等人的带领下,赵天聪和胡定云来到位于柏栎箐村二组的有机燕麦基地。山腰上,一片片绿油油的燕麦已有小腿高。  
    燕麦是传统而又古老的粮食作物,在会东,种植在高海拔的山上。用燕麦酿酒,在会东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均是家庭作坊式酿酒,没有形成规模。1958年,会东县野租乡整合酿酒作坊成立了会东野租燕麦酒厂。“由于受传统酿酒的技术所限,出酒率往往只有10%多点。”徐朝才说,酒厂发展举步维艰。  
    2011年8月,会东县成功引进四川会理大铜有限责任公司,与会东粮油收储公司共同投资对野租燕麦酒厂进行重组,成立了拉玛酒业公司。  
    改组重建后,会东全力推进燕麦酒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对彝区种植的燕麦实行“保护价收购+补贴+免费提供良种”的多重优惠政策,推动全县高寒山区燕麦种植。目前,全县燕麦种植面积达1万亩。  
    不光扩大燕麦种植面积,会东还着力提升燕麦酒酿造工艺。2013年,拉玛酒业与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酿酒研究所联袂,建成西南首家燕麦酒酿造科研基地。  
    通过调研,赵天聪和胡定云对会东燕麦产业的发展状况、燕麦酒的销售等做了初步了解。“拉玛酒业的燕麦基地远远不够其生产所需,每年都从盐源、昭觉等地采购,这样其实增加了成本。”赵天聪建议,公司积极引导村民种植,扩大燕麦基地的种植面积。  
    2014年,“会东彝族燕麦酒古法酿造工艺”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以此为契机,会东将创建更多燕麦种植基地,力争5年内产酒量达到1500吨,年产值达1亿元,将会东打造成“中国彝族燕麦酒之乡”。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