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才子慈善书画家向彬博士
通过书画义卖来帮助真正的困难者,是我最大快乐!
————向彬
近日,笔者从山东某高校的一名硕士生了解到,她今天能成为书法专业的一名硕士生,要感谢他的老师向彬博士,是他在这位同学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无私的莫大帮助。事情发生在2010年,这位同学患双肾衰竭,随时有性命之忧,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她成功地作了换肾手术,但术后的药物维护费用非常高,是向彬老师用自己的书画义卖所得26000元解救了当时的经济危机。此事虽然过去数年,但这位学生对向彬老师的感恩之心铭记在心!
2015年10月20日,笔者在中南大学拜访了向彬教授,才知道这位几个月之前被中南大学作为人才引进的年轻教授曾经获得多项大奖: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中国书协)、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中国书协)、第三届“泰山文艺奖”(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
政府)、“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第六届高等学校优秀社科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教育部)。
当我们拜访向彬教授时,他正在专心致志为一位老先生写字。老先生听说是记者采访,就抢着话题说向彬教授他的书法好、人品更好,很有爱心。向彬教授前些日子又为新化弹簧爱心协会捐赠了三件作品,协会将于年底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救助新化老家的贫困家庭。像这样的作品义卖赠送活动,向彬前后参加了数十次,主要用于救助空巢老人、贫困母亲、贫困学生、急救病人等,只要是真正的困难所需,他都尽力而为,有求必应,但他平常从不谈及此事,非常低调。
当我们问及这些事情时,向彬教授笑容可掬地说:“这都是小事,不足挂齿,只要我的作品通过义卖能真正救人之急,这是一种荣幸!也是一个书画
家的应有的社会责任,更是我最大的快乐。而真正要感谢的应该是那些买我作品的人,他们才是拿真金白银来救助,我不过是举手之劳!”其实,向彬家里也有不少困难,父母年迈,母亲经常疾病缠身。向彬是村里的第二个大学生,他家有五个兄弟姐妹,只有他通过考取大学后一步步得到发展,目前在中南大学担任教授,而他的两个姐姐和弟弟妹妹都在老家农村,日子过得并不好!他说,当年他考上湖南师范大学攻读本科时,父亲一直把他送到长沙,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父亲再三叮嘱:“孩子,不管你今后做的官有多大,才华有多好,首先学习感恩,感谢党和国家对你的栽培、付出,一定要对社会的有所回报,学会先做人后做事”。“我是谨遵父言。”他如是说道。笔者从他慈祥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向彬教授是一位有孝心、有责任、有担当、心中坦荡、不图名利的书画家。
师出名门立足高校
向彬自己说道,我是非常幸运的!自幼喜欢书画的我一路走来,得到不少书画名家亲授。在新化一中上高中时,当代楷书大家邬惕予先生亲自教我学习楷书,那时,我主要学习欧体与颜体。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本科时,又有幸得到当时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颜家龙先生指导,那时,开始系统地学习篆、隶、魏碑等书体。当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院)攻读硕士时,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对我器重有加,我能经常有机会在欧阳先生家里得到教诲,那时,我正系统地学习二王及唐宋诸家的行草书。当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又师从徐悲鸿先生之子徐庆平教授,徐教授对擅长诗书的我倍加喜爱,不仅要求我学画,还经常给我讲授他父亲悲鸿先生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为我如何定位自己的艺术人生作了具体的指导。而当我进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时,一贯以严
谨治学著称的合作导师丛文俊先生,对我如何走好自己的学术道路严加要求。一路的求学有名家亲授,加上自己的努力进取和才学,我的艺术之路走得很扎实!
更为可喜的是,我硕士毕业就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从岳阳师范学院(现湖南理工学院)调入聊城大学美术系(现美术学院)担任书法专职教师,并在书法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书法系。自此,我先后担任书法系负责人、系主任、美术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及研究生教育,并全面负责书法系的教学管理等工作,执掌聊城大学书法专业13年,直到2015年7月作为人才引进,调入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担任教授及研究生导师。说实话,我在聊城大学工作的13年中,创下了不少全校第一的记录:担任讲师不到一年就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属聊大建校以来第一例;32岁开始指导书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属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书法硕导;38岁晋升正高,属当时聊大最年轻的教授,今年又调入副部级“985”大学担任教授,这在聊大也是首例。我的学术论文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专著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这都是聊大建校以来最高的科研奖励;专著获第六届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在教育部组织的连续七届高校科研奖励中,全国高校书法类的学术成果获此奖励者目前还不到十人!
学术为本以学养艺
从求学的经历而言,向彬的学习生涯跨了几个学科。他的本科是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地理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硕士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书法专业,从学科所属而言,属于美术学,那时属于文学门类,所以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是美学专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做博士后时,属于历史学。这种跨学科的学习经历,对向彬的学术研究和艺术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法史和书法教育两个方面,发表了五十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十一部著作。尤其是他出版的《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当代书法人才的类型与教育——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的启示》、《吴门书派研究》、《中国书法家全集·文徵明》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光明日报》、《中国书法》等国内重要报刊曾发表过专家对他著作的评论。
正是因为他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的书法教育,对我国古代书法家的成才秘诀有了独特的发现,加之他对我国书法史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所以,他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有了准确的定位。他深知学术对于一位书画家是最为根本的条件,也是维系其书画艺术能够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他在过去的十多年乃至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会花大量的精力从事学术研究。目前,他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正在顺利开展,力求做出的研究成果为刚刚开启的全国九年义务制书法教育提供有力的学术指导。同时,他还在从事《文徵明书法题跋研究》,试图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的书法题跋进行考证和梳理,对题跋中的诸多疑点进行深入解析。将来,他还会开辟更多的学术研究领域,他相信,有了扎实的学术根基,一定能够养育出精彩的艺术之花!
诗词并举书画兼修
如果说学术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学识,那诗词书画更代表一个人的才
华!向彬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在诗词书画等才艺方面下足了工夫。他从初中时期开始,就喜欢写格律诗词,虽然那时他对诗词格律不是很清楚,但写诗填词的感觉很好。他后来在攻读硕士时,专门修了《诗词格律》课程,上博士时,又修了《诗词史专题》的课程,这些学习经历加上他自身所具有的诗词才能,使他的诗词作品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诗词作品字词精绝、意境清新而古雅,不少诗词作品在《诗词家》等专业刊物发表。最为可喜的是,向彬的书法创作都是书写自己的诗词,这种创作方式使他在当代的众多书家中卓尔不群。当上海书画出版社给他出版《向彬诗词书集》时,欧阳中石先生当面给他题写书名,徐庆平先生亲笔给他写序,并将序言的手稿也寄给了向彬,两位大家如此推崇,足见其诗词书法的水平和影响力!
在他博士导师徐庆平先生的指导下,向彬凭着自小就喜欢绘画的条件,近年来又在国画方面发力了!他的国画作品格调清雅,极具文人风骨。他每画一件作品,都要题上自己的诗词,他的诗词专为绘画而作,他的书法与绘画紧密结合,风格协调,使诗书画融为一体。就他目前留下的国画作品而言,主要是兰、竹、梅等题材,而他现在留下的诗词作品,题画诗就有五十余首。他认为,诗词书画是不分家的,有诗情也就有画意,更者,诗词书画都体现艺术家自身的审美境界和人文素养,因此,真正决定诗词书画高度的不完全是表现手段和技法,而是艺术家的综合素养!
有了深厚的学术根基,有了全面的人文素养,有了精湛的书画技能,有了开阔的艺术视野,加上持续不断地虚心学习和努力进取,大师之路正在他的前方延伸!向彬的成功将指日可待!
据悉,向彬生于1972年11月生,笔名杉木,号梦苏堂主人,汉族,湖南新化人,博士后,教授。现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曾任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系主任,美术学一级学科
硕士点学科带头人,聊城大学校聘优秀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聊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经了解,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全国政协礼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重要场所展出,并被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多国友好人士及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国内多家机构收藏;
他的绘画作品集诗书画于一体,极具文人风骨;
他的诗词意境清新又气宇轩昂;
这就是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向彬博士,一位典型的江南才子,一位具有儒者风范的学者、诗人、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