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要闻 > 正文

徐新生:藏根书法唱大风

2015-11-05 09:29 作者:顾宝军

 


       文/汪健   白沙河
       “风生雨雕质如铜,调漆浸墨运刀锋。古木苍藤沉坎坷,鬼斧神工现峥嵘。敢将瘦骨示仁义,更待新毫写世风。兰蕙书案飘香久,墨华春色情更浓。”    
        长沙诗人邓海华的这首诗,恰好是藏根先生经历与成就的真实写照。
        藏根先生,本名徐新生,河北邯郸人,现定居北京,堂号根墨居,齐白石再传弟子。 
        藏根先生精书法、擅篆刻、通根雕、喜诗词,现任北京东方神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东方传媒书画院执行院长及书法培训处书法老师;受聘于北京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书法老师、兰州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来西亚古晋中华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民族文化书画院副院长、文化部中国新媒体信息网中华翰墨风采栏目兼职编辑。  
        藏根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艺术。
        参加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广临历代名家碑、帖,视学高者为师。但囿于工作、家务繁杂,总是不能潜心专攻。
        退休后,得以专门研究学习书画艺术,且注重多种书体和多样章法的研究,除了奉献出一件件精品之外,还总结出一套书法方面的讲课经验,大受欢迎。
        艺术素来就有相通之处,杜甫少年时代观公孙大娘舞剑,创作出不朽诗句“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这两句诗,道出了书法美学与舞蹈艺术的有机结合。
        舞者以身体作为表现汉字书法本质的奇妙载体,灵动的长发、变化的姿态与汉字的结体,天然合一,一静一动,产生了有趣的幻化。
        藏根先生先是痴迷于根雕,进而研习书法。
        在他的眼前,一张柔和的宣纸,宛若一片飘动的白云。藏根先生冥冥中看到,在白云上舞动的,是根雕的魂灵,还有那千年历史的踏踏回声。
        每幅书法作品,在那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不由得让人想起悠久绵亘的历史。
        汉家长衣宽袖的文人雅士,居庙堂之高的官吏,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接踵一路走来,到头来,终究还是被历史的风尘淹没了。
        只有那个喜欢放鹅睡在东床的书圣王羲之,音容、墨宝犹在,留下千古佳话。
        广泛交流,善集众长,藏根先生也曾拜访诸多名家前辈指点,包括拜师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还有齐白石唯一至今还健在的弟子书画家范庆宇先生,受益匪浅。
        藏根先生认为,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它丰富内涵的人才能参悟。
        同时他还悟到,书法本身充满着辩证法,黑与白、大与小、轻与重、巧与拙、粗与细、长与短、错与落、欹与侧、高与低、曲与直、顺与逆、干与湿、浓与淡、方与圆、俯与仰、藏与露、转与折、横与竖、开与合、向与背、疏与密、宽与窄、枯与润、正与斜、强与弱、借与代、承与接、牵与引、连与贯、虚与实、增与减,无不充满曼妙的黏合关系。
        藏根先生永远也忘不掉多少年前的一件事。他说,自己虽然没有进过专门学府学习书画,但是,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自己原来从事的根雕技术,还是生活中的经历,都让他顿悟、重生。
        话说那一日,风和景明,天蓝如碧,藏根先生与友人垂钓于无名河畔。
        忽然,一阵晓风拂过,吹皱了一汪河水。
        但见,邻人鱼竿弯曲起来,背亦弯曲起来,河岸树枝也弯曲下来,钓上来的鱼,扑棱棱的也弯曲着。
        藏根先生惊诧,这一天籁的景致,那满满的劲道,足足在藏根先生的脑海里驻扎了很多年。
        若干年后,这一景致终于在藏根先生的根雕作品中重生,惊诧了众人,大家齐声喝彩,齐呼浑然天成!
        藏根先生为人低调,只求艺高,不图名利,不事张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书法的知名度,也影响了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如今物欲横流、蝇营狗苟的年代里,藏根先生这个样子,无疑是个另类。
        藏根先生的篆书,师古而不泥古,隶书整齐而不呆板,章法妙绝,结体合理,蕴思含毫,气韵生动。其作品功力深,理论厚,思路宽,创意新,作品率意自然。
        著名书画评论家杨东志先生评价说:“藏根作品或苍拙雄茂,或古朴流美,极具韵味,掌握技艺比较全面,难能可贵。”
        藏根先生苦心孤诣于修炼,他认为,练心,则可静;练眼,则可明;练手,则可巧;练气,则可畅;练身,则可健;练胸,则可阔;练脚,则可强;练脑,则可灵。
        藏根先生创作的十二生肖长卷作品,以褒扬十二个生肖。诗自作,十二个生肖动物章自刻,可长卷,可单写,并介绍每个属相的时辰说明,寓意深刻,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化礼品。

        书法作品《录徐玑诗一首》虬枝旁出,大气俊朗,气场大道,功力显赫,令观者叹,赏者悦。
        他的作品以书法为主,国画为辅,追求的不是风花雪月、小桥流水、庭院深深,而是大江东去、大漠孤烟、洪钟大吕,汲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朴与拙,灵与巧横亘其中,藏根于无形,气势融于体。
        众多书家附风雅,藏根书法唱大风!

 责任编辑:顾宝军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