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 > 军营文化 > 正文

领导干部不谙未来战争便失去带兵打仗的资格

2015-11-20 08:43 作者:2

 谋打仗抓备战,是军队各级指挥员存在的根本价值和使命所在。习主席在去年底的一次会议上强调,军队要坚持底线思维,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无备而战。今年以来,又多次对抓备战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深入抓好练兵备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谋打仗抓备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军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牢牢把握能打胜仗这个核心,在谋打仗抓备战上聚精会神、率先垂范。

  谋打仗抓备战必须心中有战

  历史一再证明,忘战必危的道理颠扑不破。正如习主席告诫我们的那样:“军人最大的危险是看不到危险,最大的懈怠是战备上的懈怠”。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不熟知担负的使命任务,不深谙明天的战争,不通晓现代战争机理,就会失去带兵打仗的资格,这也是衡量考察军队领导干部“心中有战”的重要标志。

  要时刻牢记“三个为念”教诲。对照习主席提出的“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要求,常励“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之志,常怀“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寸尺功”之情,切实让备战打仗思想在心中深深扎根、生生不息。

  要始终保持“引而待发”姿态。自觉从习主席主动作为、顺势而为的运筹帷幄中领悟积极进取的战略品质,牢固树立练兵打仗、带兵打仗、任期内打仗思想,始终心怀“等不起”的危机感和“慢不得”的紧迫感,做到眼中有敌情,胸中有忧患,时刻绷紧战备这根弦,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确保关键时候带领部队上得去、打得赢。

  要大力锤炼“能打胜仗”本领。立足新的战争准备基点,立足担负的使命任务,大兴研究作战之风,深入研究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特点规律,深化对信息化作战思想、作战指导和战法的研究,带头钻研信息化,带头在重大演训活动中练指挥练谋略,不断提高善谋打仗、能打胜仗能力。

  要牢固树立“服务胜战”意识。牢记第一身份是指挥员,第一任务是带兵打仗,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辨是非、论得失、判优劣,营造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使“准备带兵打仗”成为每名领导干部不可动摇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行动自觉,使“能打仗、打胜仗”成为部队的主旋律。

  谋打仗抓备战必须运筹有方

  军事斗争准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军地建设改革中的很多深层次问题,敏感性强,任务繁重,只有精当运筹,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要当前长远统筹谋划。在抓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按照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搞好前瞻运筹和设计,结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把信息化联合作战的力量体系、指挥体系、战场体系等问题研究论证好,把战场设施建设等项目规划实施好,增强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效益。


  要常备常用有机结合。坚持军事斗争准备龙头地位不动摇,立足应对复杂困难局面,按照打胜仗的要求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高度戒备和迅即能战的战备状态;注重发挥实践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检验和推动作用,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在急难险重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用兵强兵。

  要软硬实力一体打造。坚持瞄准信息化战争要求,下大力解决制约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短板弱项,同时大力弘扬我军的优良传统,着眼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气神,砥砺官兵敢于亮剑、敢打必胜的血性胆气,通过打造过硬“软实力”实现“硬实力”效能的极致发挥。

  要军地军民融合推进。探索拓宽具有驻地特色、军队特点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道路,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根本点,利用军民两用技术交流平台,把地方科技优势转化为装备修造胜势;借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把地方区域经济优势转化为作战准备胜势,推动军事斗争准备落地见效。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