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要闻 > 正文

李山玉:中国当代最美艺术家

2015-12-15 14:18 作者:顾宝军

       李山玉先生

      提到“天下第一关”很多人都知道是山海关,山海关城楼上五个大字凝重苍劲,神韵庄重,这块匾额就是出自明成化年间进士萧显之手,匾额上的字体就是榜书。在河南古城开封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李山玉,擅长于榜书,字体多以行书体现。                                                

                        出身于农民      拜名师学习

     1942年9月,李山玉先生出生在河南泌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泌阳县地处河南的中南部,隶属于驻马店地区,位于该地区的西南部,泌阳县属于浅山丘陵地区,总体格局是“五山一水四分田”,这里是山多地少,伏牛山与大别山在这里交汇,该县也是河南第一贫困县。

     李山玉生活在泌阳县的一个小山村,解放前这里的条件十分艰苦,虽说条件差,环境能改变人的一生。山玉先生上过私塾学校,他勤奋好学,在艰苦的环境里他依然能坚持学习,就是放牛时或砍柴归来的路上休息时,也总是用树枝在地上写上几笔。

    中学毕业后,他在家乡的一所小学里任教,书写工具依然以毛笔为主,这个阶段条件还是很艰苦,因为刚建国不久,经济模式还是计划经济,很多生活物资还是依赖于国外进口,这个时期很多产品都带有“洋”字,如洋火、羊油、洋灯,洋车、洋瓷盆等,到处都是洋货。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李山玉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找些报纸练练书法,农忙时节帮助家里干些农活,他还坚持劳动着。正是这个时期,毛笔字打下了一定的基本功。后来的日子里,他走进了中学,当上了中学教师,由于山玉先生教学有方,成绩突出,他走向了管理层,当上了校长。

   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山玉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多次前往郑州找到较有名气的陈天然老师学习书法,后来拜在比自己年长16岁的陈天然门下学习书法,得以陈先生真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天然老师在河南书画界名气很大,也具有影响力。

                       名师有高徒     字已成一体

    李山玉在陈天然的指导下,书法技艺快速提高,他的很多作品在观者的眼里与陈天然字体相似,有时候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

    1986年,李山玉老师加入了驻马店地区书法家协会,后来的日子里,他临了很多的古代碑帖。长时间的临帖,先生在楷书、行草和魏碑方面有很多长项,这一阶段他多次参加了省市举办的书法大赛,多次获得大奖,先生的书法技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1996年,李山玉在泌阳县教师书法大赛获得了大赛一等奖,1997年被县教育局聘为中小学教师三笔字大赛顾问。

   1998年退休后,李山玉老师定居在河南省开封市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先生自幼酷爱书法,擅长楷书、行草和魏碑,其字体浑厚古典,苍劲有力。

    他来到开封这座城市后,经常和一些书法艺术人士促膝交谈、学习,书法艺术又得到了之的飞跃。先生以自己的行书为模板,加强榜书的学习与创新。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与书法研究,李山玉老师在榜书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书法表现为虚实结合,大小结合、古今结合、笔势苍劲有力,彰显催腐拉朽之势。

    李山玉先生晚年为何爱上榜书呢?因为榜书是一门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榜书俗称大字或者招牌字,要求规模大,观赏性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榜书的创作方法和使用工具与传统的书法差别很大,在实践中需要新的方法与理论指导。

                     德艺要兼备     技艺要精深

   李山玉晚年学习书法不仅做到业精于勤,还要做到业精于神,这是为什么呢?记者认为:要想把书法艺术做到精致就要勤劳,光靠勤劳还是不够的,如果方法不对就会南辕北辙了,不但远离了目标,还会费工费时出力不见好。学习书法自然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理论相指导,加上勤奋才会写得好,写出书之神韵。

   榜书的艺术特点有利于传承与发展榜书艺术,与时俱进地创新榜书艺术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在推广榜书的实践中,应当秉承“传统经典,元素创新”的价值观,推崇规范、美观、大气的审美观,通过多学习、多交流、多实践,将榜书艺术推向新高度,这是李山玉先生遵循的方法。

    所谓的榜书,不是一厘略大的小楷,它是几十公分以上的大字,有的甚至更大些,这些称之为榜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讲,就是民间通俗语言说的 “招牌字”或者“大字”。

    康有为先生曾经说过,榜书书写与小字不同,自古以来就比较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拿笔不同,二是用笔不太习惯,三是立身骤变,四是临仿难以周全,五是毛笔的用毫很难做精。康先生认为即使是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盖其势也。故能书之后,当复有事,以其别有门户也。

   书法理论家认为,即使是擅长书法的人,在写榜书的时候,也往往很难成功,主要是难以写出气势。所以,高手即使谙熟书法,还应该专门练习榜书技法,才能成功。

    李山玉先生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严格遵循书法艺术规范的,先生从中已经摸索和掌握到一整套的规律。书写榜书主要是展示性强,用于户外传播或者室内醒目的文化装饰。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若有意做气势,便是下品。

    真正的榜书是推崇雄伟崇高之美的,把中国这个文化大国的民族精神表达出来。这是李山玉老师对榜书的最深、最高理解。

                         艺术无止境      勇于敢 攀登

   李山玉先生今年已是67岁的老人了,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觉得他还很年轻,其心理年龄还处在青年时期。先生能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他的书法艺术能够迎合时代,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传统或创新都能有机的融合,具有时代之美。

    弘扬经典,推崇大家是社会的责任,先生很谦虚,他向记者吐露自己的心声,他还想学习创新,拜名师大家。艺术的修养是无止境的,相信他“老骥伏枥,一日千里”,书法造诣越来越高。(作者 郭振卫)

(责任编辑:顾宝军)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