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要闻 > 正文

舌尖上的春天:吃出健康与文化,赶走“脂肪君”!

2016-02-24 08:48 作者: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饱肚子,是天大的事。民国大家夏丐尊有名篇《谈吃》曰:在中国,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却分毫不能马虎。衣、食、住、行的四事之中,食的程度,远高于其余一切,很不调和。“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

春光与美食不可辜负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不仅描绘春光无限好,更是暴露一个吃货的内心

四季更替、适时而食,是中国古人与大自然相处的生活美学。

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步履赶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个不愿辜负韶光与美食的吃货正变得蠢蠢欲动。

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之处在于不仅仅用以充饥,到了文人笔下,饮食成了雅事,进而上升到饮食文化层次。清人袁枚是美食家,留下一本《随园食单》,总结了江浙厨师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烹饪经验,文笔生动,流传至今。

健康养生更是饮食承载的一个重要功能,经过一个胡吃海喝和代谢缓慢的寒冬,人体的味蕾及各处器官慢慢苏醒,累积的多余脂肪也需要消耗掉。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