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沁学:河东婚俗赋

运城者,古称河东,乃华夏之根,文明之源,诚信之邦,大运之城。启洪荒而探赜,混沌初开;溯婚俗而索隐,天地肇祥。感四千五百万年前世纪曙猿,进化发轫;衍一百八十万年前类人古猿,杂居群生;循五千年前三皇五帝时代,旧迹重光。圣烟始聚,伏羲女娲兄妹合体;汾阴通灵,始祖抟土造人建功。天地交感而生万物,乾坤之道,阴阳之本;男女婚媾而育万民,宫廷礼举,阎闾仪成。

男大当婚,人生之大事;女大当嫁,仪礼之民风。上而事宗,联姻合二姓之好;下以类世,戴德颂百年之芳。自上古而历魏晋,西周完善“六礼”;踵唐宋而继明清,自今奉袭初衷。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继往兮人伦赓续,开来兮世代风行。更迭小异,各执大同。父母之命,媒妁之请。男称之月老,女呼之红娘。西厢牵线,源自河东。赤绳系足,佳偶天成。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有情人终成眷属,互爱人且匹鸳鸯。诗曰:与君缔盟后,结发恩义长。觅向无人处,相绾诉心肠。欢爱在枕席,有梦依同床。窃慕春宵事,琴瑟谐而扬。

两姓结缘,好事成双。婚俗氤氲,十里一风。今逢盛世,生活富足;锦堂辑庆,遍具新颖。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开放包容,各成风景;庆典礼仪皆纷呈特色,汇融中西,富丽堂皇。秉承当地传统,推崇时代经典,契合事主身份,各树品牌形象。十三县市,简朴而隆重;万千爱侣,时尚而文明。十九届普救寺爱情文化节,盛况空前,节节精彩;数百对意中人相拜大河东,睛吸中外,恩感由衷。圣地盛景,触景生情,情系根祖,梦回河东。

大场景方兴未艾,小家庭霞蔚云蒸。新社会,新风尚。新境界,新激情。自由恋爱,微信互通。缘成南北,爱结西东。昨日西厢歌月下,今朝条岳立山盟。但近嘉期,喜动芬芳。情盈宝地,结彩张灯。发喜帖,装喜房;拍喜照,置喜妆;订喜日,架喜棚;贴喜联,散喜糖;行喜礼,贺喜郎;捧喜花,迎喜容;成喜典,闹喜堂;设喜宴,醉喜朋。喜出望外,喜溢心中。喜添浪漫,喜缀琳琅。幸福甜蜜,舞凤腾龙。和和美美,火火红红。

嗟乎!大河向东兮,中华龙脉臻祥瑞;盐池凝祉兮,亘古凤城焕昌隆。历山劳作兮,舜帝伴女英娥皇;普救载梦兮,红娘牵张生莺莺。民风蔚蔚兮,婚俗承文明千载;笃情挚挚兮,恩爱化喜庆八方。产业煌煌兮,爱之翼聚焦婚尚;名流济济兮,同研讨齐聚河东。强音振振兮,“古中国”高标名片;捷报频频兮,“新运城”大写峥嵘。

千秋历历,一脉悠悠。婚俗蕤蕤,岁月风流。芳语遥遥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未来竞竞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作者简介:
何沁学,1968年出生,东镇官庄村人。好文学,擅笔墨,工诗联。现为中国辞赋家学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运城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闻喜县诗联学会执行会长。政协闻喜县第十二、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县电视台顾问,县作协秘书长,东镇涑滨书画研究会会长。先后被推选为河东“一百单八将”“联坛十杰”、“河东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闻喜县首届公民道德“文化创新”人物、首届“峨嵋文学奖”获得者、首届“十大书香家庭”之一。近年来,创作楹联万余副、诗词千余首、各类文体的文章数百余篇,达百余万字。诗、联、词、赋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180余次,入编全国各级书籍200余册。楹联作品在全国知名景点和县域镇、村大门悬挂50余副(部分为撰并书)。先后担纲《山西本命年》报、《闻喜工美》报总编,《闻喜诗联》《桐乡文学》《闻喜文化》编委,参与、主编了《心韵》《爱韵》《锦韵》《红韵》《逸韵》《领跑春天》《云集彩裳》等20余部书籍。2013年8月,主编《东镇志》,130万字已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