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 > 行业 > 正文

大湘东筑梦“东方1号公路” 老区旅游“抱团”错位发展(2)

2015-04-27 00:00 作者:

  老区旅游“抱团”错位发展

  尽管湘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姿,且各地旅游资源鲜有雷同,但用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高扬先的话说,“由于缺乏像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毛泽东家乡韶山等那样突出的吸引物,湘东各地长期以来是‘单打独斗’的旅游发展模式,优势并不明显。”

  一年多前通车的平汝高速公路,终于让在深山中沉寂已久的大湘东旅游看到腾飞的希望。“我们因此提出整个板块、线路的概念,构想让公路沿线地区抱团发展、整体发力,共同打响大湘东文化旅游品牌。”高扬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该想法随后很快成行。在湖南官方推动下,本月初,平汝高速贯通并辐射的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5个地级市及所辖的14县(市)在长沙共同签订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合作联盟协议,相约将通过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无障碍旅游区等,实现区域旅游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区域跨度大,资源禀赋差异性大。”在结盟仪式上,湖南省旅游局局长张值恒乐观表示,该经济带合作联盟的成立,将有利于深入落实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域藩篱、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有利于培育发展湖南旅游业新的增长带,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湘东下一步的旅游开发该怎么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资源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高扬先看来,当今社会总体上正步入文化休闲、追求户外健康的平民出游阶段,湘东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正契合了那些想“逃离”喧嚣都市、追寻原生态生活方式人们的旅游需求。“有别于以往大建‘A级’景区、星级酒店,市场空间日益缩小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我们将尝试通过改造民居、扶持‘万家农舍’等方式,引导该地区探索走乡村度假旅游路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钟永德认为,除了自身的资源禀赋,美国1号公路的成功更离不开其对自然、文化景观的保护和服务体系建设。大湘东地区要想实现“全域旅游”,还需旅游、交通、城建等部门合力推进,将平汝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化”,对沿途城镇村庄进行提质改造,并建设一批能让游客停留的服务驿站等。

  “现在各地的积极性都很高,想以旅游搞活经济的心情都很迫切,但在此过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大干快上,重复建设无序发展。”北大博雅旅游研究院院长梁建军强调称,互联互通,必须规划先行。平汝沿线各地还需在错位发展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始终坚守严格的生态底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