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综艺 > 正文

《红楼》30年系列策划·回忆篇:主演片酬70元一集

2017-06-17 08:39 作者:1

[摘要]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的开播,让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价值、但也最难“啃”的大部头,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无论此后经过多少次翻拍,它始终是人们心中的“官方”版本。

 

 

《红楼》30年系列策划回忆篇:主演片酬70元一集

 

设计图片

 

 

腾讯娱乐专稿(文/秦筱 责编/子时)

 

5月,我们在北京香山公园一间清雅的茶室里见到了86岁高龄的王扶林导演——整整30年前,也是这个季节,他执导的电视剧《红楼梦》(旧版 新版)正式在央视开播。正是这部被观众喻为87经典版的《红楼梦》,让中史上最有价值、但也最难“啃”的大部头,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30年后的今天,茶室窗外绿树,春游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走过,叽叽喳喳。他们并不知道脚下这块土地曾是影响了自己父母乃至祖父母的电视剧集的拍摄地,而屋里这位腿脚不太灵便、精神却很矍铄的老爷爷,就是它的创造者。

也许,在这些孩子的心中,“贾宝玉”的形象早已被盛世美颜的所占据,又有几个小朋友看过当年娃娃脸的?

不不不,除了宝玉,杨洋还可以是《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校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上仙,乃至真人秀《花儿与少年》中那个本色的“暖男”……而欧阳奋强呢?“拍完我跟他讲,打住吧,别再演戏了,你演不了别的角色了,你就是贾宝玉。”王扶林说。就如同就是林黛玉、就是薛宝钗、就是王熙凤,而无论此后翻拍过多少次、演员如何美、妆发如何华丽、投资如何多、技术如何进步,87版《红楼梦》始终是人们心中的“官方”版本一样。

在这部难以超越的经典播出30周年之际,《贵圈》采访到了久不出山的王扶林导演、手握财政大权的制片主任任大惠、头发已花白的“宝哥哥”欧阳奋强以及其他众多演职人员,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一起重回那场华丽旖旎的红楼一梦。

 

中国最早的“海选”:有人用自杀威胁导演求角色

 

一旦起了心、动了念,就再也放不下了。拍摄电视剧版《红楼梦》的这个念头在王扶林心头盘旋了整整两年。

1979年,他随国家广播事业局代表团去英国广播公司(BBC)访问,看到世界各国名著都被人家搬上了电视荧幕,心中一动:为什么中国名著不可以?

两年后的一天,王扶林在中央电视台大楼的走廊里迎面遇上了当时主管文艺的副台长洪民生,对方随口问道:“今年我们的电视剧应该拍什么?”他脱口而出:“四大名著!”对方一听有意思:“拍哪一部呢?”“《三国》《水浒》大场面多,《西游记》需要特效,《红楼梦》都是室内戏,最简单,从它开始吧。”

这一年,王扶林已经整整50岁。

计划按部就班地展开:1981年底,中央电视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红楼梦》电视剧的改编。年2月筹备组成立,5月编剧组成立,8月顾问委员会成立,12月剧本初稿确定,同时开始在全国各地选拔演员。

 

 

《红楼》30年系列策划回忆篇:主演片酬70元一集

 

导演王扶林给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讲戏

 

“不会演戏没关系,关键你要像这个人物”,这是王扶林的选角标准。《红楼梦》的主角中,正儿八经演过电影电视剧的不到一半,大部分演员来自“周边文艺界”:邓婕是唱川剧的,成梅(元春)是唱样板戏的,胡泽红(惜春)是唱越剧的,金莉莉(迎春)是报幕员,张莉是跳舞的,陈晓旭甚至是练杂技出身、在话剧团打下手……

事实上,80年代初的中国不乏大明星:凭《芙蓉镇》摘得金鸡百花双料影后的,《庐山恋》中一举成名的、,还有“孔雀公主”李秀明、、沈丹萍……即使对这些大明星来说,出演《红楼梦》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这不仅是一个“百年大IP”,还是中国第一部名著改编剧、第一部古装剧,以及有史以来最长的电视剧——之前的纪录是王扶林在1981年拍摄的《敌营十八年》,9集。

随着《红楼梦》筹备的每一步进展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上公开,人们纷纷猜测哪位明星会成为主演,但最终却全都落空。“黛玉进府”的时候不过十二三岁,宝玉比她大一点,最大的宝钗也才十五岁。而即便是当时相对年轻的成名演员,也有二十三四岁了,和原著比起来年纪都太大了。王扶林向我们解释道:“就说‘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这一段,的中午,宝玉闲逛到潇湘馆看到黛玉在午睡,也要躺到床上一起睡。黛玉不肯,两个人就在床上打闹起来。你让两个成熟演员来演,一下就黄色了,那种稚气、两小无猜的感觉没有了。”

 

 

《红楼》30年系列策划回忆篇:主演片酬70元一集

 

最终,剧组挑选出的主要演员均为新人,其中一半没有演戏的经验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