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即时 >

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来源: 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31

  原标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年轻家庭想生二孩的不多,生育率并没有明显回升,更不要说危言耸听的“井喷”说法了。

  究其根源,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现代化和人口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生育观念根本改变,生育率显著下降,早在1990年代初就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总和生育率TFR大约在2.1-2.2之间),平均大概在1.65以下,2000年五普的时候是1.22,2010年六普的时候是1.18。考虑到数据漏报等因素,估计2000年以来总和生育率大致在1.4-1.6之间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果我们把“低生育陷阱”理解为实际生育率持续低于更替水平的人口内在萎缩现象,那么中国已经掉入这个陷阱快三十年了。为什么说是“陷阱”呢?这是因为从一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我国就认为降低生育率有助于缓解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所以把低生育率看作是一件大好事,没有充分认识到“过犹不及”——长期的低生育蕴含着巨大的人口-社会风险。

  但生育是人口发展的源头,其水平高低决定着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如果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以下,一方面必然会迎来人口的负增长,导致人口规模的萎缩;另一方面会导致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老化。等觉悟过来才知道生育率越低越好其实是一个积聚了很多问题、进去容易出来困难的人口“陷阱”。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现在一路下滑:1964年为40.7%,1982年为33.6%,1990年为27.7%,2000年为22.9%,到2010年已经降为16.6%。

  且将来路看前程,可以说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一个缩影。1970年代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构成改革开放以后人口转变的坚实基础。经过1970年代人口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证明了大多数城乡家庭已经对当时富有弹性的“晚稀少”和“一个少了,三个多了,两个正好”的政策生育空间比较接受。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布,开启了“人口革命”,我国进入了生育转变的快车道。这样经过1980年代大规模的计划生育运动,加上改革开放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育儿方式(从粗放到精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理想子女数下降到平均不到两个孩子,独生子女偏好次第出现,意愿性总和生育率大概稳定在1.6-1.8。

  本文摘编于北京日报2019年10月28日《从“政策性低生育”进入“内生性低生育”》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穆光宗(作者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即时

    三道“禁令”为何难治内蒙古科右前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9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