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记者直击]泸州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全记录

来源: 泸州新闻 发布时间:2015-07-27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泸州城西某建筑工地群附近一个超市门口,每当夜幕降临,便会聚集不少人在此看电视。超市门口有不少台梯,正好可以供大家并排席地而坐。他们是一群建筑工人,“坝坝电视”是他们长久以来的业余休闲活动。

坝坝电视

坝坝电视

泸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劳务工作者进入城市。他们在找份工作养活家人的同时,期待能在这个城市扎根立足。他们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枯燥而辛苦。辛苦一天,也没有太多心思过业余生活。时间是个问题,也不舍得花那份钱……

一位钢筋工的一天:无论酷暑严寒 都需待在室外

泸州近日连续的高温天气,让人对户外活动望而却步。但对于42岁的林力(化名)而言,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他都得待在室外。

林力是一名钢筋工,来自江阳区况场镇。踏入这个行业五年,和身边的工友相比不算长。孩子出生之前,他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不富裕,但简单实在。孩子出生后,家里顿时有了经济压力,于是在同村人的介绍下他南下广州,在电子厂当流水线工人,直到五年前,开始到工地干起了钢筋工。

林力现在是点工(零时工),与另一种包工相比,工作时间要相对固定,每天九个小时左右,中午最热时,休息三个半小时。点工每天的工资在240元到300元之间,相对于包工要少些,“但包工常常为了抢工期会加班,工作会辛苦得多。”

林力每天早上五点半从家里出发,骑摩托车四十分钟赶到工地。此时,不少工友已经戴好安全帽,准备开工。穿戴整齐后,林力熟练地爬到一施工层,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工作内容就是按照图纸要求,将钢筋进行布置和固定。因为钢筋骨架是整个建筑的受力支点,它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固定方式,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看起来按部就班,却一点也不能马虎。

因为工作需要,林力需要弓着身体,将钢筋一根根地摆放,再一个结一个结地捆绑。全程需要带着厚厚的手套来完成,一来是因为钢筋很硬,二来是由于许多钢筋需要铸型,经过高温加热后钢筋很烫手。钢筋工的手套,更换频率一般为两天左右。

中午三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林力除了和工友一起在附近流动摊位买上一盒盒饭外,更多是待在工地某个阴凉角落休息。工头有时会在午饭后召集大家,强调工地安全。

“一天连续的绑扎工作,颈部和腰部会格外得疼痛,因为老是弓着身低着头。”每天下班骑车回家,赶上家里还有农活时,林力还需要不顾疲惫,继续劳作。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