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记者直击]泸州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全记录(3)

来源: 泸州新闻 发布时间:2015-07-27
专家建议:保障农民工休假权

关于农民工集体看“坝坝电视”,四川警察学院社会学专业教师杨坤认为:“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批农民工背井离乡,远离熟悉的父老乡亲,来到城里打工。在单调乏味的工作之余,他们也希望像在农村老家一样,感受人们之间亲密融洽、其乐融融的氛围。于是,他们加入某个群体、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尤为迫切,因此他们很容易结伴而行,成为露天电影的忠实观众。总之,露天电影的兴起、衰落与回归,是我国社会发展变迁的见证,也是国人群体心态的折射。”

说起农民工业余生活,杨坤分析:“当前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是由他们的生存状况决定的。由于工作忙、收入低、交际圈子窄等原因,他们中大多数人只能选择看电视、 打牌、睡觉等休闲方式,尽快缓解一天工作后的劳累。至于其他业余爱好(如读书、健身、旅游等),为何不选呢?一是没时间,二是钱不多。为了攒钱养家,他们宁可拼命加班工作,把钱存到银行,也不愿去休闲和消费。这背后反映出几个问题:一是我国的经济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人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消费能力弱;二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农民工融入城市困难重重;三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养老、医疗等问题仍是国人后顾之忧,加上物价房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只有多存点钱才心安,没法像西方人那样放心消费;四是国人的休闲观念还比较落后,大多数人认为休闲就是放松身心、消除疲劳,以备第二天的工作;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休闲使人摆脱劳动的异化,实现人性的解放,成为一个真正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的国人并不多。”

杨坤认为要改善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推广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首先需要用人单位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特别是休息休假权,让他们“有时间”休闲;二是要逐步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让他们“有钱”休闲;三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图书馆、博 物馆、电影院、运动场馆、社区广场等,让他们“有地方”休闲;四是用人单位、社区要多组织开展适合农民工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技能学习、才艺展示、体育竞赛、电影放映等,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五是大力开展休闲教育,倡导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帮助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充分发掘自身爱好特长,在休闲中展现个性、广交朋友,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