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着力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5-12-25

编者的话

昨天召开的中共昆山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回顾总结了今年的工作,部署了明年的任务。会上,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淀山湖镇、市城管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等7家单位主要领导就扎实推进明年工作作了表态发言,现将发言摘要刊登。

昆山开发区——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6年,开发区将紧紧围绕本次会议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主攻有效投入,加快转型升级,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一是切实增加有效投入。持续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支持企业扩大产能,推动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确保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着力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二是全力稳定外贸增长。充分发挥国家、省、市三级外贸扶持政策的叠加效应,积极帮扶企业抢抓总部订单。加快综保区政策功能突破,积极培育和引进电子商务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加快开展“保税展示交易”试点工作,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三是扎实抓好企业服务。积极践行“依法服务、高效服务、特色服务”的理念,认真抓好各项扶持政策兑现落实。

二、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抓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不失时机、一着不让地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一是推进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重要抓手,加快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力争欧美招商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加快高端休闲食品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二是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鼓励企业发展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总部项目。大力引进一批知名电商企业,着力构建电子商务产业链。三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推进青阳港城区段综合改造工程,加大知名创客团队的引进力度,努力培植高新产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投资与创客空间“四创联动”。

三、统筹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通过高质量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提升城市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城市生活宜居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品位。一是加快城市发展布局。抢抓苏州市域轨道交通S1线昆山段规划建设契机,加快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规划,功能完善。二是加快功能设施建设。抓紧实施金鹰二期、凤凰书城、建滔站前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启动青阳港老工业区和蓬朗老镇区两大改造工程,倾力打造开发区“工业”和“居住”两大文化遗存新名片。扎实抓好重点实事工程项目。

昆山高新区——全力建设现代科技生态新城

2016年,昆山高新区将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抢抓“三大机遇”,全力打造现代科技生态新城,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围绕苏南示范区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创新要实、先行先试”理念,依托创新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拓宽新空间。推进创新政策集成。锁定“三区一高地”定位,落实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推进创新主体集群。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抢抓品牌、标准、市场“三个话语权”。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扶持一批科技成长型“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构建一批校企合作创新联盟。推进创新要素集聚。争创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高效运作“千人计划”专家俱乐部,发挥昆山杜克大学、德国“双元制”培训中心等教育资源优势,引进培育高层次领军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壮大国有创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规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二、突出科技创新源头,加快建设阳澄湖科技园。推动综合功能“再提升”。围绕打响“学、创、赢、栖”四大品牌,调优科技园整体战略规划及城市设计。推动辐射引领“再扩大”。高效运作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高新区建设促进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推动“四校一所”产学研合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创新生态“再优化”。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发展经验,发挥工研院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作用,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产业化。用好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国字号品牌,引进一批两岸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启动建设物联网创新园。

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壮大创新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机器换人”计划,鼓励传统企业技改提升、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突出抓好优质项目拉动。发挥沿沪对台优势,巩固上海招商月系列活动成果。保障要素供给,强化督查推进,形成“洽谈一批、引进一批、开工一批、投运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突出抓好产业结构优化。拓展机器人产业基地及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发展空间;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高效运营天环冷链公共检测、电子商务、进口通道、物流合作“四大平台”。

花桥经济开发区——努力开创商务城发展新局面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商务城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沿沪区位优势,狠抓改革攻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着力营造“精致舒适、活力时尚”的城市环境,全力打造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先锋区、沿沪对台的先行区和现代国际商务城市的先导区,努力开创商务城发展新局面。

一、强化沿沪优势,促进转型升级。抢抓上海“五大中心”和自贸区、虹桥商务区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企业总部园、手游孵化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展览中心等“三园一中心”产业平台建设,大力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一是做大总部经济。着力引进综合型、区域型、职能型总部项目,把花桥企业总部园建成昆山对接上海第一站。二是做亮互联网经济。利用上海在互联网领域的资源优势,以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和昆山海峡两岸电子商务合作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电商线下展示中心和实体电商为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格局。三是做强会展品牌。依托花桥国际博览中心等展馆资源,主动承接上海会展溢出,促进会展经济和工业经济协同发展。

二、凸显轨交效应,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营造,实现现代先进产业与城市建设互融共促,形成“不是上海,就在上海”的良好环境。一是强化城市功能。做优做强商务城休闲娱乐功能、商业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二是培育城市产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强现有产业载体、楼宇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轨交经济发展。三是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增建大数据、无线基站、光纤通信等基础设施。四是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规划审批、土地供应、要素保障、安全环保等难题,加快重大项目的引进、签约、建设、投产步伐。

三、完善保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一是狠抓人才支撑。利用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政策优势、花桥的成本优势,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鼓励区内企业借智借力,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积聚内生动力。二是狠抓干部作风。认真落实履职保护、绩效考核、创新激励、责任追究等四项机制,建立健全廉政风险辨识、预防和控制体系。三是狠抓服务创新。学习借鉴上海在简政放权、负面清单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经验,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