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九大工程”助力四川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3)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3-07

  十八大以来 四川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性任务部署推进

  精准实施“五大扶贫工程” 着力深化扶贫“六大机制”创新

  四川省委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来部署推进,鲜明提出“四个好”工作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扎实抓好“五大扶贫工程”,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两年来,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750万人减少到497.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7.7%。

  十八大以来,四川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性任务部署推进,始终瞄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

  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聚焦连片特困地区主战场,“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取得突破进展。分片区编制实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集中力量开展“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重点推进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四大片区”累计完成投入6684亿元,两年来实现减贫114.3万人。

  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扶贫开发有效性明显提高。一是全面完成精准识别。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程序,四川省共识别出到2013年底的贫困村11501个、贫困人口625万人,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建立起全国联网的贫困信息系统,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因村因户分类施策。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制定实施差异化帮扶措施。三是精准投放扶贫资源。将两年投入的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5.56亿元,行业项目资金1230亿元,重点向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精准投放。

  精准实施“五大扶贫工程”,贫困地区发展突出问题有效解决。一是实施基础扶贫,优先推动改善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两年来全省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68.1万人。二是实施新村扶贫。全面启动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惠及贫困群众30万户、130万人。三是实施产业扶贫。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增收富民产业,布局了60个现代农业、40个现代林业、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四是实施能力扶贫。特别是在藏区和彝区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在阿坝、甘孜州实施15年免费教育取得实效。五是实施生态扶贫。两年实施生态移民4965户、避灾移民6643户。

  着力深化扶贫“六大机制”创新,精准扶贫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重点建立起贫困县考核机制,对全省88个贫困县实行分类考核,取消了对重点生态功能区54个贫困县的GDP考核;建立扶贫“四到县”制度,实现以县为平台统筹安排使用项目资金;建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共选派驻村干部3.96万人,组建工作组1.08万个,实现对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开展“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活动,两年投入社会扶贫资金127亿元。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