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动员令 部署新阶段四川扶贫开发攻坚
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去年7月召开的中共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对新阶段四川省扶贫开发攻坚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四川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依然面临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贫困群众致贫返贫原因多重叠加、贫困地区发展制约因素多等严峻挑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只争朝夕、担当担责、主动作为,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顽强斗志,奋力夺取脱贫奔康的全面胜利。
瞄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核心任务。《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要求,全省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497.6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这些目标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目标任务。
贯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主线。《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聚焦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做到对象精准;到村到户精确配置和投放扶贫资金,做到资金使用精准;把扶贫项目规划落实到村到户,做到项目精准;因村施策、因户施治,逐村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方案,做到措施精准;加强干部驻村帮扶,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做到驻村帮扶精准;完善扶贫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做到脱贫成效精准。
打出“3+10”扶贫攻坚政策组合拳。“3”就是1个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1个扶贫开发《条例》、1个扶贫攻坚《决定》;“10”就是与《决定》配套的基础、新村、产业、能力、生态、医疗卫生、文化惠民、社会保障、社会扶贫和财政金融10个扶贫攻坚《专项方案》。《纲要》是规划蓝图、《条例》是法律保障、《决定》是行动指南,《方案》是操作手册,共同构成了四川扶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指明扶贫攻坚“五个结合”主攻方向。在目标任务上,注重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的有机结合,确保同向同步达标;在总体思路上,注重加快发展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联动攻坚;在实现路径上,注重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的有机结合,走出双轮驱动路子;在着力重点上,注重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的有机结合,根本改变贫困面貌;在推进方式上,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动员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整体合力。
提出实施扶贫攻坚“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的消贫路径。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构建了确保扶贫工作落实见效保障体系。提出“五大扶贫机制”,即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健全投入增长机制、构建资产扶贫机制、创新社会扶贫机制、完善绩效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