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3个案例读懂贵州扶贫领域专项整治的3组关键词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09-28

  作为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实现同步小康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五年来,贵州省有670.8万贫困人口摘掉“穷帽”,减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成绩背后,离不开贵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的政治保障。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聚焦脱贫攻坚大局,围绕“护民生、促脱贫”主题,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让向扶贫资金项目伸手者付出代价。

  关键词: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

  全省启动“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省、市、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深入村寨进行走访,着力发现和查处脱贫攻坚工作不精准,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脱贫攻坚政策走样变形,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违规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今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第二轮“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中,共入户走访129186户,集中接访村民29994人,发现问题11393个;共立案361件,党纪政务处分189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案例特写:摆“龙门阵”揪出基层“硕鼠”

  赤水市元厚镇高速公路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顺彬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机”获取的“收入”会在纪检干部走访过程中“暴露”。

  事情还得从一次特殊的“龙门阵”说起。

  2018年1月,在第二轮“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中,赤水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查找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

  “现在高速公路通了,大家出行也方便了许多吧。”在元厚镇陛诏村,纪检干部与群众在村口摆起了“龙门阵”。

  “高速公路通了,有些人也挣了‘大钱’!”“是啊,有人只是提供了个名字和银行卡,就得了5000元的‘回扣’。”

  得知是纪检干部走访,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

  通过深入细致交谈,掌握该问题线索后,赤水市纪委迅速成立调查组,通过查询向某银行交易流水,以及高速公路指挥部土地征收补偿款发放表、土地现场勘丈登记表等账务资料,固定了李顺彬虚报冒领征地补偿款的证据材料。接受调查后,李顺彬如实交代了其单独和伙同他人贪污国家资金40余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2018年4月,李顺彬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5月,被赤水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

  关键词:巡视巡察上下联动

  将扶贫和脱贫攻坚纳入巡视巡察监督内容,探索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巡视巡察。2017年11月,十二届省委在开展对29个深度贫困县和极贫乡镇所在县第二轮专项巡视后,市、县446个巡察组同步启动了对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及与扶贫工作密切相关部门的专项巡察。同时,采取集中反馈方式推动巡视巡察整改,并适时开展“回头看”及专项督导检查,强化对账整改。

   案例特写:极贫乡里的“观景台”

  “作为全省极贫乡镇,董地乡出资11.62万元专门建了一个‘观景台’,建成后一直闲置。”2018年4月12日,省委巡视组向纳雍县委反馈情况。

  一个乡里的“观景台”,为何被省委巡视组点名批评?

  原来,2017年11月,省委巡视组对纳雍县开展巡视,在对董地乡黎明村走访时,得知当地为迎接领导检查,专门修建了一个“观景台”。带着疑问,在村民指引下,巡视组驱车在弯曲的山路上“转”了30余分钟,终于到达目的地。

  山沟里有一家养鸡场,养鸡场边小山腰上,用红砖修了一条50余米的“红路”,路的尽头用木材搭建了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台子,由于长久未用,周边长满了野草,这就是“观景台”。站在台上,看到的就是山沟里一个个鸡棚,听到的是鸡叫声。除了“看鸡”,无景可观。

  “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巡视组立即将发现问题移交纳雍县纪委进行调查核实。

  经查,2016年,纳雍县组织召开全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现场观摩会”,而位于董地乡黎明村的生态土鸡养殖场被选中作为观摩点之一。为迎接现场观摩会,乡党政主要领导商议,决定在黎明村修建生态土鸡养殖场观测点,并明确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张志文负责组织实施。张志文在未经会议研究工程项目发包的情况下,擅自与建设公司签订工程施工协议,花费11.62万元将生态土鸡养殖场观测点高标准打造成了“观景台”。

  2018年4月,该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胡永东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力被调离。7月,张志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免去其副乡长职务。9月,该乡党委书记王乾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龙淑凯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关键词:严查涉黑涉恶腐败问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作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重点。通过印发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解,健全完善线索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聚焦扶贫领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中央纪委明确的三类重点问题,及时调查核实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坚决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2018年1至8月,全省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8个,党纪政务处分42人,组织处理2人,移送司法机关36人。

   案例特写:“村官”失德成“村霸”

  “‘朱霸王’进去了,真是比过年都高兴!”“苍天有眼,‘朱霸王’被查了,真是大快人心。”铜仁市沿河自治县泉坝镇捷克村村民口中的“朱霸王”正是该村原村委会主任朱恩海。

  说起朱恩海,捷克村村民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作为村主任的他,横行霸道,加上其宗亲势力十分强大,对看不顺眼的本村和邻村村民轻则威胁辱骂,重则围攻殴打,为所欲为、猖狂至极,让村民唯恐避之不及。

  朱恩海除了打压民众,还盘剥民脂。用本村“异己”村民的新农合医疗证为“亲信”村民诈骗农村合作医疗补助金2.9万元;违规挤占他人指标,获得扶贫搬迁安置房一套,再高价转卖获利5.7万元……诸般行径,村民们怨声载道、叫苦不迭。

  收到群众反映后,沿河自治县立即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2018年5月,朱恩海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违纪资金予以追缴,相关违法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贵州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代江兵)

    地方

    蓝营党内初选高潮迭起 卢秀燕:支

    资讯排行

    1. 重庆73岁老人为老伴儿修通一条“爱情路”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