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湖南日报市州新闻版头条|“转”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 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21

(刊登于2019年8月21日《湖南日报》09版)

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基地精准对接中南大学各院系科研资源,深度合作,把锁在“抽屉”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转”出一片新天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曹辉 张福芳

又签约3家!近日,位于长沙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基地,又迎来3位新伙伴:湖南江冶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方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长沙钢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冶新能源公司今年6月成立,该公司与中南大学深度合作专攻铅锂电池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产学研结合的典型。

截至目前,开园仅1年多的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基地已成功吸纳43家企业入驻,其中上市企业及上市企业控股5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知名学者技术支撑企业5家,179家科技型企业工商注册地选择在该园区。

而门外还有480余家企业有意向,正在对接。园区招商难,这家园区为何备受企业青睐?

“精”准对接

8月19日,记者来到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基地探访,基地5栋办公楼已竣工,不少企业已入驻办公,还有一些正在装修。

这个园区,与中南大学西门仅一墙之隔。

中南大学作为全国重点院校,聚集着大量的科研人才,科研成果丰硕,但有很多科研成果都锁在“抽屉”里,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一定做好 “精”字文章。

长沙市岳麓区顺势而为,建设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基地,精准对接中南大学以及中南大学的初创团队。

“我们派出多名工作人员,深度对接中南大学的15个院系,一旦他们有契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科研成果出来,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获悉,推介给企业。”岳麓区科技局党组书记曹成文向记者介绍,通过跟踪对接、深度对接、高位对接,园区对中南大学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已累计收集中南大学有效专利1460项,对6000多项专利进行建档,并建立了中南大学人才、项目、资源和校友库。

在此基础上,园区还推动资源共享,只要是园区企业以及员工就可共享中南大学的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另一方面,中南大学的创业团队也可就近来园区“双创”中心办公、孵化,享受优惠待遇。

“转”出效益

家底摸清了,如何出效益?

园区建立“中南大学与中南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项目库,定期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和园区内企业科技需求目录,并每周五组织企业路演,邀请中南大学教授参加。

上市公司湖南瑞翼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看中园区的区域优势,于去年底入驻。入驻后,在园区的牵线搭桥下,与中南大学能源学院合作,根据学院建立的建筑节能能耗管理标准体系、评估体系开发软件,目前该软件已成功运用到市场上。

“这套系统,如果由我们公司去研发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与能源学院合作,我们只需要转化,效益高多了。”该公司董事长杨政为了与中南大学联系更加紧密,报考了中南大学的博士,目前在读。

园区企业湖南本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邱冠周院士及团队合作,在安化、桃江均有项目。该公司还与冶金院、资环院的科研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敲定了多个项目。

“培养专业研发团队对企业来说资金压力大,周期长,与中南大学科研人员建立联系后,可最快对他们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出效益,互利共赢。” 本农公司总经理刘刚说。

目前,已入驻的43家企业90%都与中南大学科研团队建立了联系,或本身就是中南大学的校友。

“创业就在校门口,能随时与老师和同学保持紧密联系,第一时间获取科研资源进行转化,总部基地肯定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今年从中南大学毕业的小林就选择在总部基地创业。

“全”程服务

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基地还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

每周五的路演、经常性的沙龙活动,对接服务相关专业机构和企业。

一年多来,开展活动72场,与10家专业服务机构达成协议,与21家金融机构和产业基金实现合作。

不仅如此,园区还积极推动中南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平台导入和公共研发孵化服务平台建设,投资近3000万元打造了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公共研发平台;对入园企业建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立体服务体系。

前不久,园区企业金戈新材融资有缺口,园区组织路演,帮助公司牵线交通银行,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天云软件技术公司需要找专业的专利申请代理人,园区第一时间找到专业的服务机构,成功帮助该公司申请6项专利;本农公司是从别处转来的一家企业,对岳麓区相关政策不熟悉,分管园区工作的岳麓区委副书记刘亮带上区里十几家部门负责人,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解决企业疑惑和困难。

背靠中南大学和优质服务换来好回报:43家企业入驻,179家企业工商注册地,480余家企业正在对接,这是 “全”程服务的结果。

“这还只是开始,3到5年内,我们要把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基地打造成大科城的标杆、旗帜,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在这里得到转化,走向市场。”岳麓区委副书记刘亮表示。

    地方

    “播种希望,创享未来”2019两岸青

    资讯排行

    1. 49年风雨兼程!西昌航天人初心使命 始终牢记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