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化产业 >

《非遗法》颁布七周年座谈会暨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启动仪式举

来源: 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8-06-02

6月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影视音像中心和中国非遗春晚组委会联合主办、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七周年座谈会暨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NEM1_20180601_C0222837454_A1602899

国家行政学院影视音像中心主任王毅在致辞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同时也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重要体现,是为促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的积极贡献。更重要的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弄懂弄通,深刻领会。

座谈会上,泥人张传承人、清华大学教授张昌,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纸扇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邢伟中,光福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等围绕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如何真正做好非遗保护工作、非遗在当下的活用、如何创新非遗传承发展方式等话题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两万个;非遗普查资源总量87万项;命名国家级、省市级代表性继承人两万多名;批复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区;公布了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安徽黄山、山西忻州、浙江东阳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为此,国家专门设立了“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财政部设立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经费”。首届中国非遗春晚在江苏南京举行,通过电视平台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正式启动。(光明融媒记者张翼)

    文化产业

    佳士得香港“乾隆三希”御窑瓷器总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