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化产业 >

微纪录片《木作》登陆各大视频网站

来源: 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8-09-26

 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2018年9月10日—14日连续播出的系列纪录片《中国手作》第一季《木作》获得业内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为了满足广大网友对该片观看的愿望,这一由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微博国学媒体支持、北京默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营销的同名微纪录片,日前在腾讯、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网站播出。

  之所以命名为“木作”,是因为木作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木头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整个东方文化。该片总导演兼制片人池建新表示:“在传统手工艺面前,我们之所以选择‘手作’,是因为在做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这五年来,感受到全国各地大量的匠心之作,以及各种各样的匠人。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希望做一档以中观视角为表述方式的‘手艺’类的片子。”

  国际木文化学会秘书长苏金玲评价道:“《文明密码》团队有着极好眼光,木作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像桥梁、房屋的大木作,像家具、雕刻、精细木质手工艺的小木作,都是与我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人们喜欢木头不仅因为它的自然属性,更在于木材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所长刘托也给予了这部片子很高的评价。“我们日常观察不到的细节,可以通过影视的视角揭示出来。《木作》片子的播出不仅对中国传统木文化抢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我国的木文化。”

  保护非遗最好的方式是让它进入生活。《木作》这部片子,力图让传统非遗民艺重新回到现代人的视野,并让其成为一种风潮。据了解,该片制作团队还根据年轻人审美,以及常常利用碎片化时间、倾向于快节奏获取内容等特性,将原本的五集内容进行拆分、浓缩成10集,每集3~5分钟,鲜活地展现每个匠人的性格及所做木制作品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乏燥与教条。

  系列纪录片《木作》在内容上将传统木工艺与当代生活需求相结合,让手工与协作、传承与符号、传统与现代之间达到平衡。在形式上不仅有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及央视网播出的长版纪录片,还有其同名微纪录片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播出,从内容升级到科技手段的升级,真正做到让非遗走进生活。

  (光明融媒记者 徐畅)

    文化产业

    人民体育·2018中国冰球发展高峰论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