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国学 >

西湖无不佳——乾隆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启幕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7-08-23

20170822_009

明黄缎绣云龙纹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20170822_010

碧玉交龙纽“十全老人之宝”   故宫博物院藏

  200多年前,乾隆六下江南,在杭州、海盐等地留下众多史迹和传说,为后人津津乐道。230多年后,在西湖波光潋滟的八月,“乾隆”再下江南,来到杭州。

  日前,“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启幕,来自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以及中国其他博物馆、图书馆的200余件珍贵展品,有极具盛世之风的国宝级文物,也有乾隆贴身御用之物,龙袍、玺印、盔甲、文房及御笔亲题的书画诗稿,在西子湖畔讲述一代帝王的文才武略与江南情缘。

  与此前国内外举办的乾隆皇帝相关展览不同的是,这次展览以浙江为一个主题专门选择文物藏品,设计了展览单元。从此次展出的诗文书画和器物中,便能够读出他对浙江的赞美与期许。

  乾隆有多爱江南?六下江南,他不仅为浙江留下了至今依然矗立的巍巍海塘,也深深沉醉在西湖的旖旎山水间,并在返回北京后,在皇家御苑中精心仿制了杭城风景——在圆明园仿建西湖十景,在颐和园仿建苏堤。本次展出董邦达的《西湖八景诗图》卷,描绘的正是乾隆在玉泉山复刻的西子湖山。

  即使身在别处,乾隆还经常想起江南。73岁时,他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想到西湖,于是提笔画了《西湖图》卷。此卷长约1米,画的是湖心亭,笔墨虽稍显稚拙,但足见其对西湖的钟爱。乾隆在画上题字“西湖无不佳,而此称湖心”,还盖上18个印章。

  如果认为乾隆下江南只是游玩,那就大错特错了。乾隆南巡的首要任务是考察河工与海塘,督促修筑钱塘江海塘。在位期间,乾隆先后耗资白银100余万两修筑钱塘江海塘,第一次南巡到杭州,便登上六和塔观看钱塘大潮;第三次南巡,还赴海塘监督工程。在乾隆御笔《阅海塘记》卷中,他细细总结了从神禹至当时的治水理念及经验教训,并在实地考察杭州沿海塘坝的基础上,阐明柴塘与石塘对于治理海患的不同作用与利弊得失。乾隆的励精图治尽显其中。

  乾隆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可见,他一直把南巡作为生平最重要功业之一。浙江是南巡的最南端。展览中有两幅图描绘了当年西湖行宫的景象,一幅是杭州西湖博物馆收藏的《清乾隆西湖行宫图》,另一幅是来自常州博物馆的张宗苍绘《西湖行宫八景图》。立于旧址上欣赏昔日之景,可以遥想乾隆当年的宏图与伟业。(刘慧)

    国学

    君子人格的文化生成——韩经太教授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