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学艺术 >

“联圣”故里持续20多年送联下乡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8-02-05

  拥有“联圣”钟云舫故里和“天下第一长联”钟云舫《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天下奇联四面山朝源观联等楹联文化资源的重庆市江津区,20多年来持续送联下乡,让楹联文化融入城乡发展脉络。

江津临江楼长联,共1612字,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由清代钟云舫创作

江津临江楼长联,共1612字,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由清代钟云舫创作

  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又称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称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楹联习俗于2005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津区楹联文化下乡活动已持续20余年时间

江津区楹联文化下乡活动已持续20余年时间

  江津区政府副区长熊伟表示,楹联习俗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江津目前正努力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由江津主办的全国楹联、楹联论文征文大赛也已启动。江津区委区政府正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使楹联文化“遍地开花”,让更多以楹联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图为书法家和楹联文化爱好者送春联下乡。(李凡 张国圣)

    文学艺术

    下岗女工花费近4年绣出《清明上河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