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饕餮究竟长得是什么样子呢?
集中出现饕餮纹的是商周时期。在大量的青铜器如鼎、簋、鬲、壶、爵、尊、瓿、卣、觥、角、觯等器物的颈、腹、耳、足部位,都有精美的饕餮纹(图4)。这些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代表着青铜器装饰的最高水平。这些纹饰表现饕餮的最大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但却让人感觉到有一张贪婪的大嘴准备吞食一切。
图4
到了秦汉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明显减少,主要出现在一些青铜铺首上(图5)。这些铺首饕餮纹的面部没有太大的改变,唯一的区别是口中衔有一环,有的是圆环,有的是带有艺术性的曲环。其实,铺首上的圆环也是饕餮形象的一部分,即饕餮嘴下的大肚子。由于饕餮太贪吃,而且见什么就吃什么,因此就要有一个大肚子装着吃下去的食物。
图5
除此之外,汉代的玉器、漆器、金银器、纺织品上,也有一些饕餮的纹饰和图案,但都以抽象的线条正面表现面部形象者居多。特别是在汉代画像石上,把青铜铺首的饕餮模样表现得相当完美(图6),让人既能看到大嘴、虎牙、圆眼,又能看到双角和大肚。可以说,这是历史上饕餮纹饰的一次集中展示。
图6
总之,在汉代以前的各种纹饰和图案中,很难找到完整的饕餮形象。这可能与前人所讲饕餮“有首无身”有关;也与人们“借助钟馗打鬼”,只需要饕餮有一副狰狞的面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