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美美与共,方是美好教育 ——记昆山市劳模、市培本实验小学校长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9-05-11

核心提示:在32年的教育生涯中,陈惠琴工作严谨求实、兢兢业业,通过积极推进教育转型发展

■劳模名片:

陈惠琴,现任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校长。在32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工作严谨求实、兢兢业业,通过积极推进教育转型发展,着力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昆山市名校长”“昆山市小学特级校长”“昆山市三星级教师”“昆山市劳动模范”等,并当选为昆山市人大代表。

“‘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做老师时,我的人生大事就是做一名好老师;当校长时,我的人生大事就是当一名好校长。”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培本实验小学校长陈惠琴的人生信条。

1987年参加工作,从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小学校长,陈惠琴始终永葆初心,用心做好教育事业。在西塘实验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她开拓创新,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校训,明确“让每个孩子享受不一样的幸福童年”的办学宗旨,提出“翰墨书香·和美西塘”文化主张,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书香校园、全国新教育优秀实验学校、全国书法示范学校等,在昆山乃至苏州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培本实验小学,她组织全体教师一起探本寻道,通过认真梳理历代先贤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提炼出“大家培小,立本生道”的办学理念,聚焦立德树人,积极探索本道品质课程,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推进“桂花树下·大家培小”家校共育建设,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开展“废纸置换厕纸”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发挥活动育人作用,彰显“让每个生命蓬勃生长”的育人使命,有效推动了学校品牌建设。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苏州市中小学党建文化品牌项目特色学校”“苏州市国际理解教育项目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校园文化建设是陈惠琴孜孜以求的一项工作。在培本实验小学,她以喜迎培本建校“100+10”华诞为契机,着手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构建了本道文化课程“结构树”,建立了点线面立体化研究模型体系,课程结构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实现了国家标准与学校追求、儿童需求的共生融合,学校因而获评“苏州市文化课程示范基地”。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陈惠琴看来,当下的教育必须顺应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推陈出新,才能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真正实现让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美好教育。为此,她率先垂范,在专业成长及教科研领域不断钻研,先后有60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36篇论文在专业期刊发表,并出版了个人专著《口语交际教学论》。 由她主持制定的“十三五”发展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本道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方案还被列入省级课题。同时,她格外重视教师专业成长,提倡每名教师都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组织开展读书沙龙、专题研读、结对帮带、研发课程等一系列活动,使得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教育质量逐年提高。

“善于思考、肯下苦功”,这是同事对陈惠琴的深刻印象。陈惠琴说,做校长不能有“官念”,但不能没有“观念”。在定位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位、实施学校管理等方面,她都有着深刻思考。她善于大处着眼思考教育,小处着手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生机勃发。而在学生眼里,陈惠琴是一位亲近平和、充满爱心的“微笑校长”。“陈校长每次都笑容满面跟我们打招呼,让人感觉特别温暖。”聊起对校长的印象,培本实验小学的学生纷纷说道。

“我很享受教师这个职业,让我的精神特别富有,且这种富有是无法言说的。我愿为昆山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多贡献。”陈惠琴说。


    教育资讯

    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在江苏召开会议,

    资讯排行

    1. 重庆73岁老人为老伴儿修通一条“爱情路”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