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中小学教育 >

“八·一五”,南京撞响和平大钟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8-08-16

  图为撞响和平大钟。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讯 73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73年后的这一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人们一早赶来参加“升国旗 撞响和平大钟”活动,他们中有部队官兵、学校师生,有国际留学生代表,还有第22次来纪念馆参加集会活动的日本神户南京心连心会访华团成员。

  在曾经悲伤的土地上,升起胜利之旗

  国旗缓缓升起,现场的人们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鲜花,并撞响和平大钟。

  站在国旗下,导游代表顾问说:“作为一名导游,职责就是理性客观地讲述历史,南京的历史是伤痛的,在这片曾经悲伤的土地上,我们升起的是正义之旗、胜利之旗、复兴之旗!文化和文明才应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大学生吴全奇是从安徽老家特意赶来南京参加活动的,8月15日是他22岁生日,一大早,他就来到纪念馆。吴全奇说:“在生日这天来纪念馆参加升旗仪式、撞响和平大钟,这是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一次洗礼。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不能忘记历史,还要把它讲给更多人听。”

  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刘月从苏州赶来,这是她第一次来南京,也是第一次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她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每个人都必须为世界和平做努力,没有人是旁观者。”

  在孩子心中播撒和平的种子

  现场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集会活动。甘露一家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附近,全家几乎每天都从雕塑广场经过。甘露带着4岁的儿子张甘宁参加集会活动,她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带儿子参加仪式化教育活动,是想让儿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和平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南京市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的近40名四年级学生也到现场参加集会活动,一名孩子的家长朱玲说:“之前带几个孩子来参观,在临时展厅看到幸存者们如今幸福的照片,我们很感动。让孩子们从小参加这样具有仪式化的教育活动,获得深刻的参观体验,这段历史一定会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

  历史必须正视和铭记

  日本友人山内小夜子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37年,她的祖父参与进攻南京的战役,现在,她长期致力于传播日本侵华历史真相,并将两任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告上法庭。

  山内小夜子说:“回避、扭曲这段历史,就仿佛背着棉花过河的人,只会越背越重。对日本普通民众而言,对历史不关心,就是对祖辈不关心,也就是对自己不关心。必须唤醒日本民众正确的历史观。”

  “每年举行庄严的和平集会,是想让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仪式化,在和平年代不忘记历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今后纪念馆将继续开展面向公众的仪式化教育活动,使仪式化教育成为常态。 本报记者 付岩岩

  链 接 >>>

  又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

  本报讯 记者15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祝四孜老人近日去世,终年98岁。

  1937年冬,祝四孜居住的南京珠江镇西门外朱庄村遭日军洗劫,她家8间瓦房全被烧毁,祝四孜和家人藏在屋后菜园地洞内躲过一劫。 (付岩岩)

    中小学教育

    科普中国让创新成果可感可知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