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宏观经济 >

央行科技司司长:利用混合所有制发展“区块链”和“大数据”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9-11-07

本报记者 索寒雪 上海报道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推动金融科技,首先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比如推进混合所有制,让我们的机制越来越灵活,把人才吸引过来,让金融科技的人才越来越多,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保障。”

此外,他明确指出,区块链和大数据都不是万能的,虽然区块链具有无法篡改或伪造的这样一些优势,但是区块链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研究透。

金融科技三年规划

今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按照这一规划,金融科技将在一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在服务渠道方面,借助于金融科技,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网点,建立自己的智慧网络,改进服务的流程。”李伟表示,“新科技可以完善系统信用评价模型,实现在供需两端的高效连接。”

据了解,《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丰富服务渠道、完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优化融资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使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将金融科技打造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人才、安全的双重挑战

对于发展金融科技,央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问题。

对于吸引人才的问题,李伟表示:“推动金融科技,首先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比如推进混合所有制,让我们的机制越来越灵活,把人才吸引过来,让金融科技的人才越来越多,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保障。”

此外,安全问题依旧需要坚守。

“按照发展规划,要坚守安全这样一个原则,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技术的优势,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这些技术都不是万能的。”李伟指出,“在技术层面,它都有它的强项、它的弱项,我觉得我们要认真地分析,来找到一个合适的应用场景。”

对于目前正热的区块链技术,李伟表示:“虽然区块链具有无法篡改或伪造的这样一些优势,但是区块链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研究透。”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也强调,运用金融科技提升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控和金融信息保护,做好新技术应用风险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宏观经济

    不需社保个税就可购房?这次是整个

    资讯排行

    1. 今年进博会看什么?“带货”洋主播带你逛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9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