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港首季货柜吞吐量已被青岛港超越,排名跌至全球第六位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4月16日讯(记者 林静文)香港港口发展局公布最新码头吞吐量数据,3月份港口货柜量跌8%至152.4万箱,为连续第21个月下跌。累计今年首三个月,本港货柜吞吐量跌10.4%至441万箱。香港港口首季吞吐量排名已被青岛港超越,排名跌至全球第六。不过,由于去年吞吐量与香港叮噹马头的釜山港,尚未公布有关数据,最坏情况本港排名连跌两位至全球第七位。
香港港口货柜量去年被宁波港超过,排名跌至全球第五。踏入2016年,货柜量跌势未止,首季再跌10.4%,被青岛港爬头。但值得留意的是,目前韩国釜山港还未公布首季数据,若按去年全年货柜量计,香港和釜山港的年货柜量仅相差60万箱,而首季本港码头货柜量累计已下跌51.1万箱,情况并不乐观。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接受大公报查询时直言,香港码头以处理转口货为主,但首季不是出口旺季,有很多船都很“吉”,希望未来这几个月会好一点。他又说,若下半年情况仍然严峻,本港货柜量要维持2000万箱有困难。另有业界人士坦言,“香港跌出三甲后,排名已不再重要。”
后勤用地趸船泊位不足
香港货柜码头商会主席钟惠贤指出,码头后勤用地和趸船泊位不足,严重影响码头的营运效率,早前政府已提出增加码头后勤用地的方案,预计最快7月后有新增用地,冀能有所缓解。她又透露,政府早前在昂船洲公众水位拨出120米水位予码头,惟具体时间和方案仍待进一步商讨。
本月初,香港海运港口局正式成立,林宣武也是该局其中一位成员。他说,目前尚未有开会,不过该局主要是推广本港码头、做高增值航运服务业。他认为,若本港能尽快与东盟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或有助增加货量。同样身为该局成员的钟惠贤补充,该局会增加人手研究航运政策、推广和相关劳工问题,相信有利行业发展。
内地港口吞吐量续升
纵观其他码头表现,3月内地进出口数据有所改善,全球排名第一的上海港上月货柜量升2.11%至300.5万箱;全球排名第三、四的深圳港和宁波港,上月货柜量分别升9.06%和4.75%。不过,首季上海港货柜量跌1.64%至853.8万箱,深圳港货柜量跌2.6%至556.92万箱,宁波港则升5.1%至538.5万箱。
全球排名第二,同样以中转货为主的新加坡港,亦难逃货量下跌的命运。该港上月和首季吞吐量分别跌7.96%和9%,至251.8万箱和739万箱,与上海港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至于以1.84万箱优势超过本港,成为全球第五大港的青岛港,上月货柜量升3.2%至154.09万箱,首季货柜量升4.8%至442.84万箱。
招商局首季吞吐量增半成
招商局国际(00144)昨日公布3月吞吐量数据,月内整体货柜吞吐量按年增长8.57%至750.2万箱,惟当中香港港口吞吐量跌2.96%,海外码头吞吐量亦跌0.65%。累计今年首三个月,整体货柜吞吐量增长4.8%至2128.6万箱,当中海外码头吞吐量升6.6%,香港和深圳港口吞吐量则分别跌9.5%和2.9%。
上月,该公司海外码头吞吐量鲜有出现下跌情况,主要是受累多哥LCT码头货柜量跌14.9%,加上Terminal Link吞吐量贡献减少10.95%所致。不过,首季仍受惠斯里兰卡、吉布提等港口的强劲增长,录得6.6%的增长。
散货吞吐量方面,上月公司散货吞吐量增长约78%至5218.8万吨;累计今年首三个月则升48.7%至1.33亿吨。
另一方面,中远太平洋(01199)也公布上月旗下码头吞吐量表现,受惠海外码头吞吐量激增21.3%带动,月内码头吞吐量按年升6.4%至785.1万箱。累计今年首三个月,中远太平洋码头吞吐量升2.9%至2223.9万箱。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上月珠三角港口吞吐量按年升5.4%,当中中远─国际货柜码头和亚洲货柜码头吞吐量双双录得双位数下跌,惟被深圳盐田港和广州南沙港吞吐量上升所抵销。今年首季,珠三角港口吞吐量跌2.1%,当中中远─国际货柜码头和亚洲货柜码头吞吐量分别跌18%和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