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4月28日讯(记者李永青)海外市场欠佳及金融市场不稳,令香港中小企经营环境愈来愈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昨日发布今年第二季渣打中小企指数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综合营商指数按季跌2.4个百分点至40.4,已是连续第三季下跌,亦是2012年第三季开始调查以来的最低位,更有近两成受访企业更表示若经济持续低迷,或于一年内结业,以现时香港32万中小企计算,即6.4万企业可能倒闭。另外,饮食业职工总会上月11日至今已收到18间食肆结业,涉及1075员工,较去年同期升逾两倍。
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郭振华向大公报承认,面对欧美需求不振及中国经济放缓,加上内地营运成本又上涨,现时香港中小企面对很大经营压力。他形容目前情况“惨过金融海啸”,料有部分港商可能“捱唔住”而倒闭。但他对推算6.4万企业可能倒闭这个数字有怀疑,认为数目不会这么多,因为经歷过金融海啸洗礼后仍屹立不倒的企业,均具一定生存能力。
郭振华说,近期内地访港旅客人数急降,零售业是受打击最大的重灾区,将来有两成中小型零售企业结业亦不足为怪,但未必一年内就关门。他认为,面对逆境,不少中小企会千方百计减省支出,考虑减少兼职员工、让僱员放无薪假,甚至裁员。若真的“捱不住”,则会暂时收缩业务,预料最终选择结业者不会多达一成。他说,工业总会将约见港府官员,建议当局推出救急措施,例如对盈利在某一水平以下的企业,可短期降低其利得税等。
分项指数全线下跌
综合营商指数由五个分项组成,是次所有分项指数全线下跌,其中“营业状况”的跌幅最为显著,报35.0;“招聘意向”(49.4)更首次跌穿50分界线,反映中小企今季会冻结人手。“投资意向”、“盈利表现”及“环球经济”则分别报47.7、33.9及23.2。
行业方面,三大行业分类指数继续低于50,其中製造业(39.8)和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分类指数(34.5)为调查展开以来首次跌穿40,反映行业未见復甦迹象。而进出口及批发业受累于美元强势及环球局势不稳,看淡本季前景,行业指数大幅下跌7.1,当中“营业状况”、“盈利表现”及“环球经济”各分项更录得32%至50%不等的跌幅。零售业分类指数未能延续上季的升势,微跌0.7至42,业界对前景仍未感乐观。
6成5企业利润下降
与一年前相比,65%受访中小企表示利润下降,平均少赚18%。约67%受访者预期经济将于两年内改善,23%则认为经济不景情况将持续两年以上。若经济不景情况持续,近两成公司于一年内将面临结业危机,当中5%更表示或于三个月内结业。至于外部援助的效用方面,最多受访企业(28%)认为政府资助计划对生意有帮助,其次为银行放宽融资审批(13%)。
渣打香港高级经济师刘健恒分析指,是次调查结果的数据持续疲弱,反映外围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不明朗,对本地中小企带来负面影响。除了一个行业外,所有行业的分项指数均下跌,市场情绪普遍悲观;招聘意向首次跌穿50分界线,显示市场瀰漫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已削弱中小企的长期信心。犹幸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自三月以来渐趋稳定,而市场对美国联储局加息的预期也在减退,两者都利好市场的短期气氛。尽管如此,香港中小企仍需更多持续改善的数据和市场情况回稳的支持,才会感到业务前景好转。换言之,还需要最少一至两季的数据才能肯定中小企指数已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