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财经展会 >

港文化创客大举北上 创意产品抢夺市场先机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5-14

  图: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总经理马楚力/记者石华摄

   

  “创客时代”催生创客达人,正在举行的第12届深圳文博会首次设立文化创客馆,令文化创客这个群体变得炙手可热。今年有不少来自香港的文化创客,他们或展示自己的文化成就,或推销自己的创意产品,都是带着进军内地市场的希冀而来。当中有的已经是落地多年的成功人士,有的还是刚刚跨过深圳河的“北漂”。大公报记者走进这些香港文化创客当中,听他们讲北上创业故事。

  马楚力特色印刷跻身创新圈

  11日,第十二届文博会力嘉分会场暨第五届创印节开幕式在位于深圳龙岗区的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广场隆重开幕。这是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以特色印刷文化连续五年成为文博会指定分会场之一。令传统印刷产业跻身文化创新圈,产业园总经理马楚力算是香港文化创客在内地成功转型的第一人。

  力嘉分会场的活动创艺凝聚、动静结合,在本届文博会中大放异彩。“曹崇恩杨大名当代雕塑水墨联展、中国塔吉克人文专题摄影展、创客连线四地互通、瓦楞纸创意展之多彩童年”等活动都在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一一亮相,艺术与创意的相互碰撞交织,呈现出独具一格的魅力。

  转战深圳逐步壮大

  力嘉国际集团由香港商人马伟武在香港一手创办,后来转战深圳市场,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力嘉国际集团厂区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年产值超6亿。

  作为力嘉集团的“三少爷”,马楚力进入力嘉后,从生产一线开始接受了3年轮岗培训,最终成为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总经理。马楚力作为标准的80后管理者,也正好暗合了创意产业园以立新、创意、文化为建设思想的初衷。

  目前,深圳乃至广东均没有创意印刷文化产业园,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的创建填补了广东文化产业在创意印刷领域的空白。

  记者在园区感受到的是一种印刷的文化气氛:园区一楼是一个印刷历史博物馆,这是深圳第一个民办博物馆。马楚力说:“力嘉的转型致力于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园区一楼设有展馆和多功能会议厅,会定期举办画展,给新生代画家展示的机会。前年,产业园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展厅和博物馆完全开放,经常有学生来参观学习,我们搭建这样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希望把文化带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马楚力认为,文化创客需要向社会提供新的服务、产品和体验。香港青年在金融、互联网和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受制于空间和法律的原因,香港的创新氛围没有深圳浓厚,开发研制产品最好在深圳,这里有一整套的产业链。

  黄泽源设计香港馆一战成名

  图:黄泽源和他的3D打印眼镜/记者王一梅摄

  位于文博会主场馆内的香港馆堪称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造型设计独特,以时光隧道为概念,让观众穿越时空,探索和感受不同时代的香港创意文化,吸引参观者驻足。香港馆的整体设计由黄泽源负责,这位年轻的香港建筑师、设计师在本届文博会上可谓一战成名,其非凡的设计让人们见识了香港设计师的功力。

  看到自己的设计在文博会上获得高度认同,黄泽源显得十分开心,对于开拓内地市场更有信心。他告诉记者,“香港的建筑机会对我们年轻一辈来说不太多,我们要向外寻求机会,内地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黄泽源是建筑师及产品设计师,从业不久的他于2015年获得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奖及《透视杂志》颁发的“40骄子”代表亚洲40岁以下最具潜质的设计师之一。

  黄泽源为了能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去年在香港创办了“黄泽源”建筑工作室和ITUM产品设计两家公司。创业以来,“黄泽源”建筑工作室接过一些公共艺术品、村屋室内设计等小型工程。

  创办3D打印眼镜

  黄泽源的作品模型《声岳》今次也在文博会香港馆内展出。其作品原型位于香港政府总部的添马公园,通过把国歌的旋律形象化,以不锈钢圆通塑造成如中国园林里的假山假石,供游人休憩,也突出了作品特殊位置及城市与国家的关系。《声岳》2014年赢得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金奖,并于2015年获TIMEOUTHK选为香港十大公共艺术品。

  黄泽源去年创办3D打印眼镜品牌MONO,利用3D打印技术,根据客人脸型、鼻梁等不同尺寸,打造个性化眼镜,造福“四眼仔女”。他笑言,自己的脸型比较宽,过去在购买眼镜时,经常因没有适合自己的尺寸,而被迫放弃心水款式,亦因此令他想到这盘“生意”。

  黄泽源表示,此前通过香港建筑双年展和设计双年展与内地有许多交流,目前承接了一些内地的室内设计和产品设计项目。他指,自己的工作室成立不久,暂时只在香港设点,但平时也会到内地参加一些活动,开拓内地市场。

  刘婉琼时尚厨具寻合作商机

图:刘婉琼和她的获奖厨具系列/记者王一梅摄

  在文博会香港馆展出的设计产品中,吸引最多观众驻足的是香港设计师协会名誉秘书刘婉琼设计的厨房用品系列。这一系列产品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时尚设计元素,两个勺子可以通过弯曲的弧度勾连成一体,方便携带。

  刘婉琼共带来了三个设计作品,厨具、首饰和垫子,别小看这几样东西,都是香港设计的获奖作品,特别是《聚伞》更是金奖作品。她的厨房用品系列中两款设计也曾获得“HKSGDA2016”设计奖铜奖和优异奖。她希望通过这些参展作品,寻求内地合作机会。

  废弃雨伞改造成垫子

  刘婉琼的设计作品《聚伞》,是一个有关废弃雨伞的升级改造设计项目,其成品是垫子。她说,“有些废弃的雨伞,面料是很好的,做工也是很好的,我想到了将它做成垫子。面料尺寸完全符合垫子的要求,而且防水,也不用裁剪,这样减少浪费人力资源和材料。”

  刘婉琼透露,“现在正与制伞的内地商家商谈,把不合格的伞面做成垫子投放市场。”她进一步说,“这些产品目前在香港和广州生产,也尝试大批生产。参加展会希望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刘婉琼带来的珠宝设计品也别具特色,这些珠宝设计是3D打印技术和传统手工制作技术的结合,这种效果是纯手工无法完成的。

  刘婉琼说,“港人首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去主动了解内地市场和消费者”,她认为内地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更加擅长,会将很多中国元素融入设计,而香港设计师则更加具有国际视野,作品更易被西方市场接受,如果两者优势相结合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刘婉琼透露,下一步想要携产品进军内地,在上海进驻第一家卖场,正进行相关商谈。她告诉记者,深港两地设计界既有竞争更有合作,未来想要拓展更多内地市场离不开和内地同行的合作;此次受邀参加文博会却是希望了解更多内地市场情况。

  刘婉琼进一步说,“政府也应鼓励香港的年轻设计师开拓内地市场。内地市场很大,香港的年轻设计师可以到内地不同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结识更多朋友,汲取更多设计的灵感,让个人的设计风格更多元化。”

  余江帆把梦想“包包”变成现实

图:余江帆和他创作的卡通人物“包包”/记者王一梅摄

  在深圳文博会主会场2号展馆的“青年个人创意成果展区”,有一个展台,地方虽然不大,却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有趣的抱枕、挂饰等。这些产品的主人公叫“包包”,是一个略显羞涩的“面包小人”。有点像小猫,又带尾巴的“包包”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

  展台前站着一个脸上洋溢着活力和青春的年轻人,他就是“包包”的形象设计者─来自香港的余江帆。“准备发力把自创的卡通形象介绍给更多的人。”这个在深圳创业的香港青年人自信地说,“梦想很重要,把梦想变为现实更重要。”

  余江帆曾在深圳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学习。那时,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与形象设计结下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他先在一家外企做培训助理。“如果顺利的话,几年后会升做培训主管。”他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老总对外请的设计公司设计的宣传品不太满意。他自告奋勇,主动担纲,设计出的作品很对老总的口味。此后,他对设计的兴趣与日俱增。后来,他乾脆辞职做了一名自由设计者。

  “包括‘包包’在内的200多个卡通形象,都是我创作的。”现在的余江帆,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员工不过三四人。印有他设计的“Ivan5”Logo的产品,也已经摆放在深圳弘文书城醒目的架位上出售。

  内地知识产权意识日增

  余江帆觉得,内地是一个非常庞大又多元化的市场,有太多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作为香港动漫行业中较早开拓内地市场的创业者,他想告诉香港同行,不要顾虑太多,否则将错失良机。

  余江帆告诉记者,最初来到内地市场的时候就听到许多同业者的顾虑,怕被盗版和侵权是最大的一个顾虑。缺乏了解内地行情、文化差异等都让港人望而却步。余江帆称,内地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专业服务都在日益增强。

  余江帆创业五年,每年参展文博会,展位也由最初的1个变成了现在的4个。借助北上珠三角参展的契机,目前已经实现营业额每年翻倍增长。未来,余江帆还计划与内地知名设计师跨界合作,并将到上海开专卖店,把自家品牌推广至长三角,希望得到更多内地消费者认识。

    财经展会

    3月CPI超预期回落 物价短期波动不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