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财经展会 >

中大发现新药降中风风险13%

来源: 大公网 发布时间:2016-05-18

  图:中大研究发现,替格瑞洛有效治疗“小中风”。左为樊倩英、右为黄家星,参与临床试验的吴先生(中)曾两度小中风,受惠新药物而无恙/大公报记者黄颖雅摄

  大公网5月18日讯(记者黄颖雅)“亚士匹灵”是用于治疗俗称“小中风”(TIA)和轻微中风的最常见药物,却有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香港中文大学两年前与逾30个脑神经科专科中心进行一项有关预防脑中风新药物的全球研究,共有逾1.3万病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药物测试,结果发现用于治疗心脏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Ticagrelor),相对亚士匹灵能更有效预防脑缺血中风,减低中风风险达13%。

  香港每年有超过3000名患者因“小中风”或轻度中风到公立医院求诊,“小中风”和轻微中风,通常会由脑血管被短暂堵塞所致,病徵包括:四肢无力或麻痹、面部肌肉无力、出现说话或视觉障碍等,很多病人在出现小中风的24小时内会再中风,医生通常会以预防再度中风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医治病人。

  及早处理 恶化风险降七成

  中大与多国中风专家早前公布一项相关研究发现,“小中风”病人若及早处理由中风的专科医生评估及适切治疗,能将往后出现不同严重程度中风的风险降低七成。

  中大昨日再公布,于2013至2015年与全球33个国家地区的脑神经专科中心合作,让一半病人在出现小中风或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24小时内服用“亚士匹灵”(Asprin),另一半病人则服用“替格瑞洛”(Ticagrelor),从而比较两种药物的效用和预防再中风的效果,跟进期为三个月。研究结果显示,服用“亚士匹灵”的病人,有7.5%会出现中风、心脏病发作或死亡,而服用“替格瑞洛”的病人则只有6.8%会出现上述情况。“亚士匹灵”病人用药后,有6.6%出现缺血性中风,服用“替格瑞洛”的病人,则只有5.9%再次中风。

  莫庆尧内科医学讲座教授、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主任黄家星解释,研究反映“替格瑞洛”在预防中风、心脏病发作或死亡的事发率未有显着帮助,但若在独立计算预防缺血性中风或所有中风事件,“替格瑞洛”则对预防中风复发有显着效果,降低风险率达13%。研究又发现,已经在使用亚士匹灵药物而年龄小于65岁,轻微中风后在12小时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亚洲病人有显着治疗效果,预防中风复发。

  医生吁谨记“谈笑用兵”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客座导师樊倩英医生提醒病人,要谨记“谈笑用兵”口诀,只要出现讲话时口齿不清、笑时两边面不对称、提高双臂时半边身无力、出现徵状时要立即致电999安排救护车送院。樊倩英呼吁,避免吸烟或接触二手烟、减少饮酒甚至滴酒不沾、经常运动和监控饮食,即注意“三高”,多吃蔬果、低脂奶类制品,以及摄取低卡路里食物,都有助减低中风的风险。

    财经展会

    3月CPI超预期回落 物价短期波动不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