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元朗药妆店内人头涌涌大公报记者张琪摄
大公网9月26日讯(记者 张琪)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大公报》记者连日走访多区,发现传统旅游购物旺区铜锣湾、尖沙咀、旺角区内“吉舖”涌现,人潮疏落。至于元朗、上水及沙田等新界购物区,消费气氛依旧炽热,街上“吉舖”几乎绝迹。有经济学者表示,北区购物区以民生消费品为主,对港经济拉动有限,预计零售市道会再次下滑,“黄金周”吸金力势必大不如前。
传统购物旺区“吉舖”随处见
《大公报》记者连日走访尖沙咀、铜锣湾、元朗、上水等购物区,发现传统旅游购物旺区“吉舖”随处可见。以铜锣湾为例,昔日一舖难求的怡和街已有七、八间“吉舖”,其中一间打通三个舖位的连锁珠宝名表店已消失;利园山道与富明街转交地舖竟出现非一线品牌OUTLET连锁鞋舖;以往精品零售店舖聚集的兰芳道,亦转而开设多间风格各异的西式餐厅。
反观元朗、上水等东铁轻铁沿线购物区,街头依旧人头涌涌;元朗大棠路更恍如昔日的旺角弥敦道,不少珠宝首饰店仍有大批旅客光顾,区内“吉舖”几乎绝迹。
旅客一日游带旺元朗零售
铜锣湾怡和街摆档卖行李箱的王先生透露,由去年年底开始,生意至今未有起色,连以往“爆旺”的八、九月份,今年亦沉寂不少,生意额已按年暴跌40%以上。他无奈说,以往有不少北京熟客,每年都会来港扫货,但近年亦已没有见到他们,“可能去晒日本、韩国购物”。
周大福发言人亦称,截至今年六月,其公司在港澳有三个零售点因租约期满而不再续租,主要位于游客区。对于在北区港铁沿线购物区开店的机会,公司会视乎地点是否合适才作考虑。
不过,元朗同乐街的“美仑药房”职员郑先生称,不少内地旅客认为元朗临近关口,交通便利,更直言“元朗市道比铜锣湾、旺角好好多”。他续称,“‘一日游’消费仍好劲,人均消费过千,预计生意会比平日上升不少。”
舖位租金按年升10%
相邻不远的大棠路附近的“鸿发小食”萧先生表示,亦无发现内地旅客出现减少,反而预料生意会上升。萧先生称,大棠路在六、七年前开始就出现连锁品牌店,近年多了旅客来元朗购物,预期内地旅客在国庆期间生意至少上升5%。他透露,区内不少店舖仍有加租,约按年上升10%以上。
美联工商舖行政总裁黄汉城称,北区及元朗购物区以民生用品为主,不少深圳居民会跨境购物,令人潮兴旺,租金跑赢大市,“企住唔跌已经好犀利”。不过,传统购物旺区铜锣湾租价狂泻的重灾区,租金已下降至2010年水平,但因早前租金大幅高于市价,故有数间店舖更已丢空两、三年亦难觅合适租客。惟他相信,区内“吉舖”不会影响铜锣湾购物中心的形象,“铜锣湾地段依然是全港最好的地段,从来不用担心人流问题”。
中文大学市场学系教授冼日明表示,内地旅客消费模式改变,及内地经济出现下行迹象,估计“十一黄金周”零售大市会再次下滑,整体情况将与今年“五一黄金周”情况相似。至于传统购物旺区“吉舖”涌现,他认为,当舖租跌至合理价位时,才可吸引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