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香港文汇报报道,CEPA签署实施13年,深港两地医疗机构合作再有新进展。昨日,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与香港新风天域集团旗下新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协议,新风天域短期内将向博德嘉联投资至少10亿元人民币,先行先试”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建设,合作筹建国际化医院、诊所,探索港澳医生在内地多点执业政策具体落实,引进国外、香港医生到内地执业,并与内地医生开展深入交流的新途径。
高永文:共同造福两地人民
截至2016年12月,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过CEPA已发出38张港人在粤设置医院、诊所、门诊等医疗机构的批准书;港人已在深圳、顺德、广州、中山等地一共开设最少26个医疗机构。
香港特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CEPA实施13年以来,为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发展增添不少动力,也令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但对比其他服务领域,医疗领域的两地合作发展缓慢,”这与两地的医疗体制和医疗文化都不一样有关,包括是香港市民和内地市民去就医的习惯都不一样。”
不过,他认为正因如此,双方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比较大,在很多领域方面都可以紧密合作。譬如港大深圳医院,可让两地的医疗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合作,对两地医疗水平和医疗卫生管理的水平都会有提高。
高永文指出,在粤港医疗的紧密合作下,港人在广东省内已可提供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是次合作将通过善用两地的医疗经验满足一部分在内地工作的港人医疗需求,特区政府将会继续与广东省政府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今后加强双方在卫生医疗方面的合作,共同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造福人民。同时他期望香港服务提供商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掌握在内地发展的机遇。
梁锦松:探索可行合作模式
新风天域集团董事长梁锦松表示,中国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发展很快,但是还没有形成技术靠前,看病容易,让病人放心省心的国际知名医疗品牌。医生集团的发展和国外、港澳和内地医生多点执业的推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促进多方交流,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医生。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层面建设的大环境下,希望市场化的尝试可以作为先行者探索一些可行的合作模式。
据悉,博德嘉联医生集团正在与香港特区政府合作,探索香港居民或者在深的港籍人士在深圳就医的模式,探讨在其网点使用香港医疗券的可能性。此次双方将通过投资合作,借助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平台在广东建设多所具备国际水平的医院、诊所和日间手术室,并探索港澳医生在内地多点执业政策具体落实,引进国外、香港医生到内地执业,并与内地医生开展深入交流的新途径。
成为港医北上执业窗口平台
新风天域首席执行官吴启楠透露,集团第一步计划将在深圳建设一所三甲规模、国际水平的全科医院,服务深圳与广东人民和辐射香港居民跨境医疗需求;同时配合建设粤东、粤西几个全科诊所作为卫星布点,实现诊所医院互相转诊的分级医疗业务模式。
博德嘉联医生集团董事长林锋则表示,医生集团将加快建设,成为国外和港澳台医生进入大陆执业的窗口和服务平台,协助香港医生办理在内地行医的法律手续,并提供医疗责任保险,以规避时有发生的医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