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央提出启动国土绿化行动。图为香港环保博览上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资料图片
大公网12月22日讯(记者李永青、张宝峰)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进行总体部署,同时派出众多大礼包,许下新承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等。多位香港与内地专家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在落实会议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大量资本投入,香港在这方面极具优势,大有可为。有专家认为,在中央协调下,香港有望成为“一带一路”项目的融资中心,香港经济地位将更上一层楼。
香港贸发局“一带一路”委员会专业服务工作小组召集人、hpa何设计副董事总经理何力治认为,有关工作重点显示,中央重视香港在“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若有中央协调指挥,鼓励“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善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专业服务及物流中心的地位,将有助提升香港在国家及国际的经济地位。
倡港成立“一带一路”委员会
何力治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吸引香港各界踊跃参与,期望中央未来发挥协调作用,令香港发展成为“一带一路”项目融资、仲裁、交流及培训中心,届时香港的经济价值将大增。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董罗少雄也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一带一路”,明显是给予香港的支持。“一带一路”项目涉及巨额投资,正好利用香港这个金融中心筹集资金,加上香港专业人士服务一流,可为项目提供各种支援服务。他认为,香港政府应善用当前良机。他建议当局成立由财政司司长为主席的“一带一路”委员会,统筹大小事宜。“现时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下设‘一带一路’办公室,层次不够高,难有大作为。”
发展海丝作用关键
至于粤港澳大湾区方面,何力治认为,深圳创意文化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香港仍保留自身优势,特别在国际化及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若香港与深圳及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可进一步融合,大湾区有望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湾区,届时区内商机处处,不但商界受惠,而且香港专业人士及年轻人亦可分一杯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也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等,是释放了新的改革红利,今后香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它所拥有的平台,将绝不仅是一个自由港那么简单,而将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部分去发挥作用,并享受红利。
此外会议再次强调“对外开放深入发展,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那么在发展海上丝路、建设重要港口的过程中,香港亦将当仁不让、义不容辞。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定淮表示,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倾向于追求产量,今后将转向追求质量,而追求质量就意味着走向精密与精确,必然需要大量资本注入,这就会打开新的开放渠道和投资机会,为港资提供非常难得的机遇。若能把握时机,港资很有可能凭藉自身优势,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率先获益。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称,会议提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如此一来,港资必然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内地发展建设中来。此外,会议还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很显然,未来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将越来越大,而在这方面香港的优势更是十分明显。
此外,会议还提到“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唐建伟说,在这些巨大发展空间面前,香港必将受益,而且很可能率先获益,甚至获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