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港澳台 > 台海动态 >

台当局力推“国家语言多元化”的背后(4)

来源: 中国台湾网 发布时间:2017-08-23
  “保护母语”同样是个借口。从2001年陈水扁上台开始,闽南语就成了台湾小学生的必修课,今天闽南语在台北以外的台湾地区都是强势语言,根本无需额外使用公家资源加以保护。而且台当局已于6月中旬颁布施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其中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用族语书写公文,已让各地大感吃不消。盖因少数民族语有音无字,只能用罗马拼音代替,写出来根本是无人能懂的“天书”。既有措施已有矫枉过正、多此一举之嫌,增列“国家语言”,就更是画蛇添足。

  因为一己的意识形态和选票利益,民进党正把台湾带向内耗和沉沦。“我是人,我反核”,已让台湾面临缺电危机。不承认“两岸一中”,让台海陷入危机,社会对立加剧。“语言平权”,则会在族群之间设置语言壁垒。在全世界都掀起学中文风潮之时,削弱中文地位,也等于削弱台湾的整体竞争力。

  台湾《联合报》评论文章说,在“巴别塔”的故事中,世人因为说不同的语言而无法沟通,以致造不起通天塔,蔡英文当局同样在裂解台湾社会,让人们无法合力开创未来。

台海动态

国防部:搞“台独”就是死路一条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