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左三)、前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左二)、前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中)、前警务处处长李明逵(左一)及香港鲜鱼行前校长梁纪昌(右三)等出席“励进教育中心”记者会/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大公网3月24日讯(记者唐晓明)励进教育中心设立“中史及文化委员会”以及“国情教育委员会”。其中“中史及文化委员会”召集人曾德成大力支持推广中史教育,该中心将为今年九月入读香港大学等校历史系优异生提供每位五万元奖学金,每年名额10个,吸引更多学生修读中国历史科。
曾德成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有见于近年选修中史科的学生人数日渐减少,为鼓励报读中史学生,教育中心推“中银香港中史优异生奖学金”计划,希望吸引更多中学文凭试中史科成绩优异的同学选择入读本地大学的历史系,奖学金每位五万元,约等如大学一年的学费,而每年最多会有10个名额。
余额供5**历史系学生
曾德成称,该中心会邀请五间设有历史系的本地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及树仁大学,以及今年九月开办历史系的香港教育学院,各推荐一名DSE中史科成绩优异、并在2016年秋季入读该校历史系的新生领取奖学金,其余名额将留给一些虽未获院校推荐但DSE中史科成绩达5**并选择入读这些院校历史系的学生。
至于“光大控股星声讲故事”计划,则找来各界名人在其网站以声音形式讲中史故事。曾德成提到,中心将推出“中史试题解码”先导计划,安排资深中史科教师为DSE中史科考生加强答题技巧,有关资料将上载至励进教育中心的网站,供学生浏览参考。
办教师国情考察计划
“国情教育委员会”召集人则为前警务处长李明逵,他称,该中心将资助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所提出的“香港教师国情考察及交流”计划,希望透过举办专题讲座及内地考察团,让参与的香港老师深入认识中国国情,以提高日后的教学质素及效益,为香港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他指出,每年会协办四场“全港教师国情专题讲座”,为期三年,邀请专家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主讲嘉宾,让出席专题讲座的老师能更全面及客观地深入了解和认识国情。
学界指有助推动中史科发展
励进教育中心成立,学界普遍认为有利推动中史科发展。香港中史教师会会长李伟雄称,提供奖学金对中史科学生起鼓励作用,他建议中心网站能因应社会时事动态,提供一些专题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史有助多角度了解生活时事。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校长蔡国光称,中心可带动从社会层面正视中史科发展。
办交流团了解国家
李伟雄表示,中心成立有助推动中史学术发展。他指出,香港教育普遍以考试为本,中史在公开试不是容易取得高分的科目,令收生情况愈来愈差,提供奖学金予中史科成绩卓着的学生,对中史科学生是一大鼓励。他认为,交流团亦能吸引学生了解国家,有助认识国家发展。
李伟雄建议,可在试题库部分与中学合作,提供相关试题,能有效帮助应付公开试的学生。
除了加强试题库,他希望网站能因应社会时事动态,提供一些专题介绍,例如抗战70周年、日本篡改教科书事件等等,让学生了解中史不是和生活脱节,而是可以有助学生多角度了解生活时事。
他认为老师与学生相处较多,明白如何引起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发展的兴趣,故可多让中史老师参与中心活动,帮忙作有关推广。他建议中心举办活动时,多向中小学老师收集意见,能令活动更有成效。
令更多人关注历史文化
蔡国光校长称,就香港的中史教育上,小学阶段并无正式的课程,初中则“校本化”,每间中学对中史的重视程度都不同,高中更愈来愈少人修读。他认为在社会层面推动,加强学校的中史教育,会令更多人关注中国历史及文化,相信该中心的成立,可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黄均瑜认为,作为中国人应对国家历史有所认识,但近年愈来愈少学生选读中史,欠缺中国历史知识。对于近年社会有别有用心人士向学生灌输鼓吹“港独”思想,他认为源于学生缺乏对国家认识,以致对国家冷漠,认为有必要加强学生认识历史。他又感谢社会上一班有心人推广中史,增加社会资源协助及鼓励学生学习中史。
相关:设网站提供最真实资讯
现今年轻人被称为“Y世代”,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为回应其需要,励进教育中心特别强调互联网的工作,推出介绍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网站,并利用社交网站,以生动方式向青年人推广中国历史文化及国情教育。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心的资讯科技团队向传媒简述网站的设计及内容。该网站以“传.城”为主题,网站负责人杨先生表示,“传”即“传统、传承”,意思是希望能将中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透过中心的网站传承到下一代,而“城”即“城市”,包括香港及内地其他城市。网站现时的内容包括有“香港文化”、“图解古文”、“认识国歌”及“浪迹中华”等。
“香港文化”、“图解古文”及“认识国歌”部分,主要以生动、影像及图像等方式,向青少年介绍香港文化、古代诗文及国歌知识。而“浪迹中华”则找来一些赴内地读书的本港青年,透过影像及文字内容,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在内地求学的悲与喜。杨先生强调,除了更正错别字,不会修改学生表达的意见,向有兴趣了解内地生活情况或考虑到内地升学的青年人提供最真实的资讯。
香港青年人离不开社交媒体,大部分资讯都从中而来,杨先生指,励进教育中心网址为“www.endeavour.org.hk”,网站会配合社交媒体推广,藉此让青年人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及国情现况。他称,将来会陆续加强网站内容,包括优化“中史试题解码”部分,期望让浏览网站的人士,特别是青少年,能有所得益。
话你知:考生暴跌75%濒“亡科”
近年中学文凭试报考中国历史科人数持续下跌,由2012年首届的8500多人,急跌至今年的6350多人,若与2010年中学会考时多达2.6万名考生报考中史相比,人数更暴跌约七成半,令学界忧虑中史科面临“亡科”。
迄今举行的四届文凭试,中史科的选修比率仅为5.34%至4.94%,除高中修读人数逐年下跌外,不少学界人士都质疑教育局宣称中史教育为初中必修,但事实上部分学校是将中史融入通识或综合人文科内,或把中西史合并,总之就是把课程“打散”,不少初中生难以持续三年学习完整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