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举杯贺正名,左起:教院副校长(研究与发展)吕大乐、教院副校长(学术)李子建、教院校长张仁良、教院校董会主席彭耀佳、教院校董会司库赵丽娟、教院校董会副主席叶礼德,及教院副校长(行政)黄敏儿/大公报记者刘家莉摄
大公网5月20日讯(记者 刘家莉)力争十年,香港教育学院正名之路终收成。立法会昨日以绝大多数三读通过《2016年香港教育学院(修订)条例草案》,标誌着教院正名的所有修例程序已完成,待政府下星期五刊宪,教院就可以正式更名为“香港教育大学”。教院校长张仁良表示,好开心见证“教大”诞生,坦言等待立法会通过期间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而3600名应届毕业生将可获颁“大学”毕业证书。身兼教院校监的行政长官梁振英昨发表声明,衷心祝贺教院全体师生,多年来努力有了成果,并相信他们会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因立法会早前“拉布”令条例草案讨论延误,立法会昨早復会,就《2016年香港教育学院(修订)条例草案》作二读恢復辩论、全体委员会审议阶段及三读,49名出席议员中,获47人贊成通过将教院正名为“香港教育大学”。除主席无投票外,唯一一名投反对票者为黄定光,事后他解释因三读投票时,正忙于处理边境购物城工程事务,按错掣投错票。他称,在条例二读投票时已投贊成票,立场十分清晰,今次只是“符碌(乌龙)”出错,对此感到遗憾。
政府下周五刊宪“正名”
动议三读草案的教育局局长吴克俭昨表示,政府会在下周五刊宪,届时教院将正式改名为“香港教育大学”。他称,教院申请大学名衔期间作出很大努力,包括提升师资、优化课程和研究能力,认为大学名衔是对教大实力的肯定。他向教院校董会、管理层、师生等衷心致贺,并鼓励教院继续以“教育为本,超越教育”理念,为教育发展作出贡献。至于大学管治架构改革,他称,各院校会跟进教资会最近公布的检讨报告。
立法会昨天通过条例草案后,教院校董会主席彭耀佳及校长张仁良于即日下午专程约见传媒,在“教大新里程”的背景板前,二人均感谢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
张仁良难掩兴奋之情,开香槟祝酒时笑说“终于饮得杯落”。他指,“今日(19日)是教院的里程碑,三年前自己上任校长一职时,已将正名列为首要任务,教院最终获得正名,反映教大实力获香港及国际学术界肯定,并做到上任时对学生的承诺。”他强调,教院一直具备大学实力,原则上已是大学,正名只是更“名正言顺”,今届毕业生获大学之名颁授证书,旧生也会收到学校发出的信件证明教院已易名为“教大”。
张仁良:筹备十年大计
张仁良续称,已开始筹备十年策略发展大计,重点之一是加强创新创意元素,推广基础教学。
教院将于九月会启动新一轮有关大学管治架构的咨询。至于会否检讨特首出任校监的必然制度,他指无特定立场,对检讨持开放态度,并会参考其他大学做法,又称教院的歷史较短,亦期望学生可在此议题上提供建设性建议。他强调,在任校长三年期间,看不见校董会事务受到外界干预。
新校徽沿用五叶 象徵承传前师范
香港教育学院于1994年由罗富国教育学院、葛量洪教育学院、柏立基教育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及语文教育学院合併成为一所独立自主的大专院校,提供师资培训教育。教院校徽的五片叶子就是象徵这五间学院,教院正名大学后,校方将沿用现时五片绿叶及一个金黄色太阳的设计图案,稍作修改。中、英文名称将分别改为“香港教育大学”及“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dUHK)”。
教院校长张仁良表示,这象徵教大承传自前师范学院的悠久歷史,保留原有设计显示对歷史及前人的尊重。他说,新校徽会作轻微修改,树叶会丰厚少少,代表茁壮成长,太阳会变成深橙色。校方计划下周五政府刊宪后,正式改名时将举行庆祝活动,亦要?手更换校名,例如路政署更换路牌、校园标记等。张仁良笑说,“为环保?想,卡片及信封等仍沿用‘教院’,但贴上‘教大’的label(标籤),待派完后再重新印刷”。
正名之路波折重重
教院正名之路曲折,早于2007年向政府提请正名大学,但其后闹出教院风波,时任校长莫礼时反对教统局要将教院与中文大学合併,2009年教资会否决教院正名申请,结论是不宜设立单一学科的教育大学。闯关失败后,接任的教院校长张炳良及张仁良,积极开办非教育类的学位课程,包括增加研究生课程及四个非教育类学位课程,涵盖语文研究、社会科学、心理学及创意艺术与文化。教院2014年第二度向教育局申请正名,去年九月终获教资会通过申请,并向教育局提交报告。
学生:有助就业 教师:社会地位认可
图:教院应届毕业生钟同学,对于教院获“正名”感到荣幸及开心,她已获一所小学聘任
香港教育学院正名后,将正式成为本港第八所资助“大学”、第十所“正名”的大学(连同公开大学及树仁大学)。不止校长张仁良等管理层外,不少师生都对“正名”为大学感兴奋。应届毕业生钟文静表示,对于教院获正名感到荣幸及开心,认为对日后就业有好处,她已获一间小学教席。有教职员认为,学院名字影响社会对教院的观感,教育大学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认可。
校董会主席彭耀佳指,教院正名后,计划增加硕士生、博士生人数,亦会作更多研究,吸引国际学者到教院任教。他深信,未来幼教老师需求殷切,将会聚焦特殊教育发展。
应届毕业生钟文静表示,对学校正名感到兴奋、荣幸,更马上告知父母,笑言他们都感到很开心。她说,已获小学聘任,对薪酬亦感到满意,求职不算太困难,认为正名对学生影响不大,但社会大众对教院的看法有变,始终是“大学”之名。
教育学院三年级生(全球及环境研究)梁同学认为,现在升格成大学,对日后见工有更大帮助。另一位计划升读教院硕士课程的陈同学则指,正名可提升教院的竞争力及对学生就业有帮助。
教联会昨对教院获立法会三读通过正名大学感到高兴,并向该校师生致以衷心祝贺。教院一直至力培训香港的教育人才,是次正名,充分肯定了该校整个教育专业团队多年来的努力。教联会期盼教院在正名之后,继续秉持使命,为香港培育更多优秀教师,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曾任职教院讲师的立法会教育界议员叶建源,一俟立法会三读通过教院正名大学,即在其社交网站宣布这一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