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韦韦
过去一年被业界称为“直播爆发元年”,直播平台和直播网红异常火爆,特别是教育直播逐渐受到资本市场和平台机构的青睐。直播教师的收入也成为热议话题,有些网红教师的时薪甚至达到万元。
看似繁荣的背后,众多直播教师所在的课外辅导机构或在线教育平台,教师评价体系处于空白,培养体系更是缺失。
“两年前,我曾到一些教育辅导机构和培训行业学习交流,了解到在教师培养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面临着一些困难。辅导机构的教师作为课外辅导教育的主体之一,他们的发展路径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教育辅导的机构和培训行业的品牌声誉。“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指出,这些问题事关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培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课外辅导特别是K12教育市场体量巨大,有数据显示,2016年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已超8000亿。然而,其教育主体地位的长期缺失以及行业管理标准的滞后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使得行业整体在社会中的形象不甚清晰。
目前从事K12教育教师群体主要包括全职辅导机构教师、公立学校在职教师、在校大学生和其他职业兼职辅导机构教师。尽管媒体乐于呈现K12教育教师光鲜的一面:工作轻松、工作时间短、收入不菲、业余生活丰富,但大部分教师群体面临的困境却很少受到关注,他们实际上一直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而这种压力在公立学校教师的对比中则显得更为无奈,形成难以弥合的落差,也导致该行业流动性大,人心不稳。
此外,K12教育教师群体缺乏职业归属感,职业发展受阻。辅导机构的商业性质促成其浓重的功力主义色彩,缺乏教育氛围,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辅导机构教师也很难与其他同行产生共鸣,也不愿投入过多精力来精益求精打磨自己的教学水平。这种心理也降低了他们对这一职业的忠诚度,跳槽和转行的行为都显得更加随意。
有调查显示,有近三成家长对辅导机构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持质疑态度。接近半数的家长认为辅导机构中教师流动性大、更换频繁是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之一。教师的频繁更换不利于孩子在辅导机构接受长期持续的个性化教育,也很难达到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