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11月20日讯 (记者 杨绮青)早前一宗屯门小学生受欺凌个案,再次令人关注学童面对的身心问题。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每七个小学生便有一个有抑郁症状,当中近一成学童更有严重抑郁症状,可引致自杀行为。调查亦显示,经常感压力的学童人数亦创三年新高,学业压力是导致情绪问题的元兇。
屯门一间小学爆出怀疑欺凌事件,小一男生“轩仔”疑于早前遭打脸、手指插眼及擦胶粒塞耳,需动手术取出擦胶,事件除令人担心校园暴力,更令人关注学童面对的身心健康。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今年头三个月,以问卷方式调查本港9至13岁的小三至小六学生,共收集到1301份有效问卷。结果发现,13.2%小学生受抑郁情绪困扰,相当于每七名学童中便有一名有抑郁徵状,达需关注水平。如以本学年小学生总人数35万名推算,本港有超过3.3万名小学生的抑郁倾向达至临床水平,须接受专业辅导及治疗。
心理弹性弱 抑郁最高风险
调查结果亦显示,21.7%学童经常感压力,较去年增多5.5个百分点,创三年新高。受访学童首三大压力均与学业压力有关,首位为“功课太多”(24.8%),其次为“升中选择及适应(20.5%)及“学业成绩未如理想”(20.2%)。调查亦预测心理弹性(面对逆境、接纳情绪能力)弱是儿童抑郁最高风险因素,23.4%受访学生心理弹性弱,容易有抑郁情绪。
14岁吴姓女童在小六时曾担任跳舞班的小老师,不过有家长投诉子女被骂,之后老师教训吴女,吴女感到委屈,自此不愿上学。吴太称,“试过全日喺度喊,亦试过上学期间搭车找我。”其后,经医生诊断,才知道女儿已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临床心理学家李明琳称,小童容易陷入“钻牛角尖”,会竭力迴避不快经验。
另外,疑遭欺凌的“轩仔”,前晚经约一小时手术,顺利取出塞在右耳的擦胶头,昨日已出院。据悉,他因接受全身麻醉,事后进食时呕吐,初步诊断其耳膜受损,需服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