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麦婆婆说,过去附近有卖不同货品的店舖,但现在则只剩药房等\大公报记者\张月琪摄
大公网9月24日讯 (记者张月琪 张琪 张婕舒 黄仰鹏)国庆黄金周是内地传统旅游旺季,香港一向是内地旅客外游的首选地,但今年将于下周展开的国庆黄金周,旅游、酒店与零售业普遍看淡生意额,预计访港旅行团按年减少10%,酒店房价料减15%,零售业黄金周生意额料跌5%至10%。昔日总是人头涌涌的铜锣湾、尖沙咀游客区,今天旅客几近绝迹,街上的小商户首当其冲,见证十年变迁,有小商户形容“摆档十几年,未见过咁差”,只希望“捱”至租约期满,黄金周褪色,也只能见步行步。
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表示,黄金周整体访港旅客料会较去年下跌,预计访港旅行团按年减少10%。内地旅客是本港旅游业最大客群,但不少内地人出外旅行,会以欧洲、日本、韩国等为首选,香港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且近期港元强劲,影响东南亚地区旅客的访港意欲;欧美长线等旅客则因香港缺少新景点,吸引力相对较低,无出现明显升幅。
首饰店东:旅客转目的地
《大公报》记者本周初走访尖沙咀及铜锣湾游客区,访问多位见证黄金周由高峰步向低谷的小商户,普遍慨叹目前只可见步行步。在广东道附近经营首饰店的卢先生表示,今年情况恶劣,生意额比去年大跌20%。他在尖沙咀开店25年,看着黄金周甚至香港旅游业的变迁,“最初香港(旅游业)招待日本客,然后就是澳洲客,接着是欧美客,近年才是内地客,以前附近很多不同店舖,有卖影音,有卖‘香港’字样的纪念品”。
卢先生指出,近两年内地旅客的确愈来愈少,但认为是必然发生的循环,内地客来了一次香港,下一次自然会选去其他地方旅行。他预计店舖可支撑至明年,期望旅游业循环继续,吸引其他地区的旅客访港。
卖行李箱跌30%捱“寒夜”
80多岁的麦婆婆是尖沙咀报贩,她坦言主要做熟客生意,内地旅客减少,对她的影响不太大,生意是有轻微减少,但对她来说,最大的影响,反而是周边的相熟店舖不断变迁,“以前附近的老板都是开店很久,我和他们关系好好,我对面店是外国人开店卖茶叶,十多年前他要结业,跟我说‘租金愈来愈贵,我以前给几百元(每尺)租金,现在上升了十倍,我一定要结业了’我觉得好失望,现在商店,几年便转变一次”。
在尖沙咀北京道售卖行李箱的王先生称,开业十多年,未见过如此惨淡,预计黄金周生意会比去年下跌30%,“其实由去年‘占中’开始,已经没有好过,但因为有(店舖)合约在身,只可以继续做”。他的店舖面积不足100平方尺,以前可聘用三名店员,现在连工资也付不起,剩下他与一名店员继续经营,现时只好期望圣诞及新年的传统零售消费旺季,令生意回升。
一水之隔,在维港对岸的铜锣湾,于怡和街一角卖行李箱的王先生形容,铜锣湾现时是“黑夜”,几乎没有游客经过,与早两年相比,可说是差天共地,他指这个月的生意额,比去年大跌30%,生意难做,但他会努力捱过寒冬,“我觉得这个情况可能几年都不会好,但这是一个循环,以前会有其他地区旅客,现在就是内地客,之后可能又有新一批”。
药房淡静减价也没用
渣甸坊贩商协会主席刘启明称,在渣甸坊设摊已逾30年,从未见过铜锣湾于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多“吉舖”,“周边愈来愈多商舖执笠,搞到人心惶惶”。他续称,去年“占领”行动后至今,旅客不断减少,整体生意下跌50%以上,并预计经营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铜锣湾渣甸街药房负责人姚先生称,药房开业了20年,甚少看到现时这样淡静的情况,预计今年的十一国庆黄金周,生意额会比去年同期减少30%或以上,情况可能会更恶劣。他指出,店舖对面的舖位之前是一家火锅店,但现在悬空了两年,仍然没有租出,认为是反映了现在惨淡的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