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回应尹兆坚指现法律并无漏洞
《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昨日在立法会首读及二读。反对派在立法会大肆“拉布”阻挠立法,诋毁香港司法制度。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批评有关言行,“是辜负香港市民”!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则详细介绍了移交逃犯的五个步骤,指出移交程序有律政司审视申请,然后由行政长官决定是否启动,法院再作公平审讯,最后由特首发出移交令,所以所谓由行政长官一人做决定的讲法是错误的。
《逃犯(修订)条例草案》昨日在立法会进行首读及二读,但立法会首先进行特首质询时间。反对派藉着条例草案攻击特区政府,歪曲事实颠倒是非,林郑月娥逐一驳斥。
再强调修订为堵塞漏洞
民主党尹兆坚竟罔顾事实认为现时法律并无漏洞,质问政府为何在过去一年没有与台湾当局讨论个案移交。林郑月娥强调,以现时的法律处理移交逃犯真的有漏洞,而漏洞的意思就是有一些空子,让有些人可以用一些合法的途径去避免一些他想避免的事,譬如是一个逃犯被移交。现时因为有一些地理的限制,或者在个案移交方面实际是不可行,“所以这次法例修订是希望能够填塞这些空子或者堵塞这些漏洞,让香港不会成为一个逃犯天堂。”
回应有议员故意挑衅的问题,林郑月娥指出,每一个司法区域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制度和安排,完全不适合由政府官员评价某一个司法区域的制度,重申独立的司法制度和法庭是香港引以为傲。
面对毛孟静突然在会上叫嚣“废话”,林郑月娥严肃批评:“任何本会的议员诋毁香港司法制度,认为香港没有司法独立或者说香港司法独立是废话,是辜负香港市民”;认为立法会议员应该扪心自问。林郑月娥又表明,启动移交程序要讲证据,律政司内有不同的单位,有刑事、民事、国际法律科,并不是特首作一个随意的决定去启动这个程序。
郑若骅随后主动会见传媒,驳斥坊间误解。她强调,移交逃犯需符合“双重犯罪”原则,符合移交条件的罪行需在经修订后的37项指定罪行的其中一种,且满足三年以上刑期的量刑。“条例中清楚写明,对於政治罪行、政治犯,我们不移交。”
郑若骅:法庭按法律理解判断
至於有人认为提供“表面证据”很容易,郑若骅说,“对不起,这是不正确的。表面证据是什麼?若在香港法院要起诉某一位人士,法院听取控方证据后,觉得辩方须要答辩的话,即是有case to answer,我们才称它为表面证据,法庭是按照法律理解,以这个原则去符合这个表面证据。”
五年12移犯全非政治罪行
对於修订《逃犯条例》,政府已多次重申,移交逃犯不会随意,须由律政司和香港法庭双重把关。政府提供的数字显示,在过去五年,外地司法管辖区共请求香港移交逃犯32次,其中只有12宗最终成事,并没有任何政治罪行包括在内。
立法会财委会下周举行特别会议,审核2019至2020财政年度开支预算。反对派立法会议员区诺轩向律政司书面提问,以了解过去五年香港向外地司法管辖区移交逃犯的情况等。律政司政务专员萧如彬的回应指出,过去五年,外地司法管辖区共请求香港移交逃犯32次,其中2014年五次、2015年八次、2016年七次、2017年三次、2018年九次;而最终移交逃犯共12宗,其中2014年三宗、2015年一宗、2016年六宗、2017年零宗、2018年两宗。
“小学鸡”玩拖延 反对派奸计不得逞
多个反对派拖延立法会通过《逃犯条例》修订,昨日试图内外夹攻,向政府施加压力,包括在条例草案的首读及二读的过程中点人数、多次提出规程问题,打断保安局局长李家超的发言,但最终失败。反对派更扬言之后会不断点人数“拉布”,增加通过的成本。建制派批评,反对派做法“小学鸡”,拖延时间只会令市民反感。
民阵日前声言,考虑昨日包围立法会,但昨日只得二十多个反对派团体代表出现。他们与部分反对派议员在政总东翼围栏外,并发表声明批评《逃犯条例》。这个政治骚只是维持了二十多分鐘,部分团体希望发言,但“民主派会议召集人”毛孟静却“落闸”称记者会暂告一段落,有反对派团体代表“无瘾”离开。
当《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在立法会进行首读及二读,公民党郭家麒立即提出要求点算法定人数,并率领其他反对派离开会议厅,意图製造流会。幸好建制派坚守阵地,反对派见奸计未能得逞后,又施施然步入议会,大叫口号。
不断打断发言
民主党许智峯、公民党郭家麒、议会阵线区诺轩等人,多次提出规程问题,打断李家超发言,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强调,这些不是规程问题。最终李家超顺利读出条例草案,将由内会成立法案委员会处理。
民主党尹兆坚声言,反对派稍后将会全数加入法案委员会。自从修改议事规则之后,可用的策略几乎没有,只能点人数,增加政府和建制派的时间成本云云。
透视镜:反对派唱衰香港司法制度
文丨蔡树文
立法会昨日首读及二读《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儘管政府多次作详细解释,但反对派依然反字当头,不惜唱衰香港司法制度,将香港变成逃犯天堂,以达到他们背后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修订《逃犯条例》一是堵塞法律漏洞,避免香港成为逃犯天堂;二是基於香港有完善、独立的司法制度;三是参考西方国家相关法例。
移交逃犯并非特首一个人说了算,必须经严谨司法程序,移交逃犯申请必须符合“双重犯罪”基本原则。律政司需要向法庭陈述理据,然后由行政长官判断是否发出“证明书”启动移交请求,再由法庭进行公平审讯,听取控辩双方的陈词后才作出决定,具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反对派借《逃犯条例》唱衰香港司法制度,目的何在?首先,反对者本身其身不正,广东话叫“身有屎”。其次,以“代理人”身份出现的政客,老闆“吹鸡”,他们必须跳出来全力反对。两者都是作贼心虚。
最关键的第三个原因是试图透过唱衰香港司法制度,在国际上对香港造成负面印象,配合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以不同方式介入和干预香港内部事务,达到内外结合,破坏“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的目的。
市民怒轰反修例犹如包庇罪犯
图:多个市民团体在立法会示威区集会示威,支持修订逃犯条例
多个市民团体昨日在立法会示威区集会示威,支持修订《逃犯条例》,批评反对修例人士有包庇罪犯之祸心。
“支持立法,制裁罪犯!”“勿令香港成为罪犯天堂!”近二十名来自“政中香港人”的成员手持“反对立例无良心,包庇罪犯藏祸心”的标语,在立法会示威区高呼口号。
发言人刘先生表示,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士危言耸听,故意製造社会恐慌,妄图引起社会矛盾,如质疑内地的法治和人权保障,但事实上现时与中国缔结引渡条约的国家已达50个,包括港人普遍认可的法制健全的西方国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亦有人质疑提出移交方会对疑犯作出政治检控,但“政中香港人”成员认为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相信特区政府会严格把关,法院会作出公平公正裁决。
十多名“珍惜群组”成员亦在立法会外呼籲市民支持修例,守护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安全城市之一,不至沦为“犯罪天堂”。
议员:反对派不断抹黑 葬送公义
反对派昨日在立法会企图阻挠《逃犯(修订)条例草案》首读。有立法会议员质疑,反对派的目的是让政府有理说不清,然后不断抹黑,导致市民堕入陷阱,而且无助对议题本身实质、理性的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反对派散播恐惧,抹黑内地司法,恐吓称修例必然造成冤假错案,同时侮辱本地司法不能把关,企图挑动内地与香港的矛盾,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更在受害者家属的伤口上插上一刀,令人愤怒。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何俊贤指出,反对派滥用议事规则不是新鲜事,虽然建制派之前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议事规则改革,令情况纾缓,但“拉布”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因为修议规要考虑到议员的表达空间,可惜反对派继续滥用程序,扰乱正常的会议秩序。他认为,市民具知情权,议员应给官员解释政策的机会,否则市民无法理解修例内容,部分市民的疑虑亦无法消除。“反对派的目的是否就是让政府有理说不清,然后自己就不断抹黑,导致市民堕入反对派的陷阱?”
只会自招公众反感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批评,反对派只为政治立场,把彰显公义抛诸脑后,他们的拖延手法令人担心,台湾杀人案的受害者何时,甚至能否沉冤得雪。陆颂雄更质疑,反对派经常扭曲这次修例,声称担心有人会因政治立场而被套上其他名义定罪云云,他反问是否持有某些政治立场的人,就可享有“免死金牌”,就算作出杀人放火、分裂国家、严重破坏法治等恶行,都可以免受法律制裁。“这是一个完全不合理的所谓‘理由’。”
经民联立法会议员、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梁美芬直言,反对派藉规程问题阻挠会议进程的做法“小学鸡”。她认为,若反对派不同意修例,欢迎他们在会上提出意见,但以滥用议事规则的方式拖延时间,只会令公众反感,更无助对议题本身实质、理性的讨论。
资深大律师、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则引用联合国有关条文及英国做法,强调专业团体应以中肯、全面的角度提供专业意见,而非为推动某种政治立场而发声明。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小型律师行协会创会会长陈曼琪认为,这次修例有利维护香港治安,打击跨境严重罪行,维护公义,防止香港沦为逃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