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战斗机(下)和JAS 39(上)外型对比。
第三代战斗机,是在上世纪70年代陆续服役战斗机。这些飞机吸收了第三代战斗机设计与使用上的经验,其特点是电子系统的提升,还有部分隐身性的尝试性使用。而第四代战机,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其科技程度上与前一代最大的差异就是低可侦测性技术的全方位运用。那么,如果在战场上,第三代战机与第四代战机相遇的话,第四代战机可以完全碾压三代机吗?
答案是能。第四代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之间存在一个巨大而又无法跨越的代差鸿沟,那就是隐身。
即使三代机通过吃补药的方式具有了与四代机水平相当的雷达、航电和发动机系统,但仍不能弥补机身雷达散射面积(RCS)之间的巨大差异。
三代战机
对于现代空战来说,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是唯一的远程探测手段,也就是说交战双方谁的雷达散射面积(RCS)更小,谁的被发现距离就更短,谁就拥有更大的战术优势。
与三代机相比,四代机的正向RCS要低上几个数量级。美国空军在2005年11月的一份报告明确说明:
F-22正向RCS为0.0001~0.0002平方米,相当于一个金属弹珠;F-35的正向RCS为0.0015平方米,相当于一个金属高尔夫球。在三代机中,具有部分隐身特征的达索“阵风”战斗机虽然号称正向RCS比“幻影”2000大幅降低,但也高达2.8平方米。
换句话说,如果F-35和“阵风”进行模拟空战,那么F-35能在113-149公里的距离上发现“阵风”,在90-149公里的距离上实现跟踪,而“阵风”只能在30公里内用RBE-2有源相控阵雷达发现F-35。所以对于F-35来说,与“阵风”的空战基本是单项透明的,我能在很远距离上就看见你,你却看不见我。
最近希腊媒体爆料,美国空军在今年4月举行的2017“大西洋三叉戟”反介入/区域拒止演习中,F-35大胜欧洲“台风”和“阵风”战斗机,获得了对“阵风”18:0、对“台风”19:0、对F-15E 16:1的惊人战绩。
不同世代战机
在这次演习中,F-35能在230公里外就发现其三代机对手,并在130公里外发射导弹予以击落(模拟AIM-120D发射),从不接近到30公里内展开狗斗。即使“台风”和“阵风”都装备了优秀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也无法发现30公里以外的F-35。
从这场演习看,四代机碾压三代机毫无压力,只要四代机飞行员不作死与三代机狗斗就行。
我知道,许多人会以EA-18G战胜F-22为反例,试图证明具有强大电子战能力的三代机对于四代机尚有一搏之力。但请注意:EA-18G“击落”F-22的那场空战是异机型空战训练(DACT),也就是两种不同型号的战斗机在视距内的狗斗。在此类低速的转弯咬尾战斗中,具有大边条的超级虫依靠优秀的机头指向能力用平显锁定F-22并不奇怪。在真正的空战中,F-22早在远距离猎杀EA-18G了,不会让后者获得狗斗机会。
隐身是三代机无法跨越的鸿沟,是被四代机碾压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