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科技日报》刊登标题为《屡败屡战成就“一代宗师”——记航天科工三院国家重点型号总师朱坤》的文章,文章中首次全面阐述了这次拿下,我国201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朱坤总师相关事迹,特别是文章称,“朱坤在国内首次提出亚超结合潜射反舰导弹总体方案,解决大射程与超声速突防双重难题,比俄罗斯“克拉布”导弹更短更灵巧,射程是其3倍;比美国“战斧”射程多100公里”,据了解,按照国际上公开的数据,BGM-109B“战斧”反舰导弹的射程在556千米,而俄罗斯3M54E“克拉布”(或翻译为俱乐部-S)潜射反舰导弹的射程为220至240千米,这样换算下来,鹰击-18潜射反舰导弹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650至700千米之间,这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大的双速反舰导弹,也是世界上射程最大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同时也是世界射程第一的飞航反舰导弹(美军LRASM隐身反舰导弹的射程仅为370至530千米之间)。
这里有一个话题就很有意思,实际上,2009年美国海军就开始一种名为LRASM的超级反舰导弹研究,这种武器是“空海一体战”思想下的产物,2015年1月,美国防部将“空海一体战”概念修正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美国海军认为目前,美军现役反舰导弹只配备中近程型的AGM-84J(BLOCK2)“捕鲸叉”反舰导弹,其最大射程达到240千米已经足以应对装备落后、缺乏大威力远程精确作战武器的战舰,不过,由于美军拥有强大的航母战斗群,海上军事力量远超各国之上,反水面作战趋向于采用以航母为中心的舰艇编队打击方式,对反舰导弹的作战能力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因此美国主要致力于“捕鲸叉”导弹的各种改进升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并未发展性能有革命性提升的全新反舰导弹,甚至美国媒体将发展新型反舰导弹比喻为“没有航母国家的无力抵抗”。
不过,近年来,世界其它国家竞相发展航空母舰等远程打击平台和武器,反介入和区域封锁能力不断提高,逐渐具备在美国海军反舰导弹射程以外实施打击的能力。美国海军开始感受到空前的压力,且不说中国的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就算和中国、俄罗斯研制的新一代大射程飞航式反舰导弹相比,美国海军的反舰导弹简直就不堪一击,要与具有强大远程海上打击能力的对手作战(是谁大家心里明白),特别是对手拥有多个航母作战编队的情况下,必须发展在敌舰载武器射程之外发射的远程反舰导弹,也就是美国这次研制的反舰导弹射程要超过中俄,做到世界第一。而且美军还要求新一代远程反舰导弹具备应对GPS被干扰、战场信息链路被完全切断的情形下仍然能够自主远距离精确有效打击敌方战舰的能力。
然而谁也没想到中国一出手,美国的最新反舰导弹在射程上已经没有优势,660千米的射程、至少3米以内命中精度、具有极强抗干扰与突防能力、完全发射后不管的鹰击-18潜射型反舰导弹,能够远距离、高精度、大纵深针对敌方航空母舰群、单一大型水面舰艇、甚至其他硬目标或加固点目标及高价值目标实施自主远程打击,此外,《科技日报》的文章还称,“此外,该型号在国际上首创随海况自适应超低空掠海飞行技术。创造世界上掠海飞行高度新纪录,比美国“海麻雀”“标准”导弹拦截低界还低。而朱坤首次提出的反舰巡航导弹“360度”全向方案,使我国潜射反舰导弹攻击区域扩大600倍,成为主战杀手锏级装备”。
应该说,虽然鹰击-18反舰导弹的隐身能力要弱于LRASM,但通过一系列手段,例如隐身材料涂层、换装隐身材料外壳壳体,还是可以达到隐身的效能,加上鹰击-18可根据海平面高度随时调整其掠海飞行高度(海平面6至8米),以及在飞行末段可加速到马赫数3左右的极速冲刺,潜艇发射鹰击-18的攻击能力是世界级的。此外,潜射反舰导弹的发射突然性很高,而且660千米左右的射程,实际上还在美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之外,其优势不言自明。军事专家告诉记者,鹰击-18反舰导弹公布这些高质量内容,说明我国更新一代反舰导弹已经“箭在弦上”,超过现今所有反舰导弹速度的,一种更高速更智能更隐身的大射程反舰导弹将在不久之后露面,而它将是我国055、09V等新一代舰艇的主力反舰导弹,并开创人类反舰导弹武器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