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 > 台海聚焦 >

蔡英文不怕“武统”搞台独触碰红线 背后隐藏这些阴谋

来源: 央视网新闻 企鹅号 发布时间:2018-01-27

  近期以来,讨论大陆“武统”台湾的声音越来越多。台湾领导人蔡英文在接受亲绿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没有人会排除这个可能性嘛,就要看他的决策者,是不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蔡英文在没有点名的情况下说,在国际政治或两岸关系的处理上,“开启战端是不是这个选项,他要很小心去斟酌……任何的决策都要计算它的成本。”

  蔡英文这个答复在内容上与她过去的表述明显不同。去年12月,蔡英文与副手陈建仁在“中科院”召开年终记者会时称,不相信大陆会对台湾动武。她当时回应媒体提问时说:“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我相信今天中国大陆的领导当局……在这个时候,或者有任何对台动武的这种可行性,应该都不在‘他’现在的思考里面。”

  在亲绿的媒体上公开承认大陆存在“武统”台湾的可能性,较之以往,始终坚持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处于正常交流状态,显然等于公开打了自己的嘴巴。这也就等于承认自其上任以来,两岸关系已经事实上处于停滞、冷冻状态,甚至也意味着,蔡英文上任以来的种种举措,已经朝向“台独”路线,因此才会导致舆论把“武统”台湾的选项重新摆上台面讨论的事实。

  两岸人民都清楚,大陆政府一直以来的底线很清晰,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寻求两岸的和平统一,但“台独”是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与底线。一旦台独分子超越了这条底线,将意味着“武统”台湾是大陆政府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选项。蔡英文感受到大陆施加的压力,才有如此判断。

  “武统”台湾可能性带来的不安,即使蔡英文不公开承认,事实上台湾民众也早已经有所感触。根据台湾《天下》杂志最新的国族认同调查显示,34.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同时也是中国人,占比也是历年新高。自认是“台湾人”比例虽仍过半(56.4%),但却是近五年新低。这打破了过去“当台湾人就不能当中国人”的局限性,说明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方面出现了逆转。除去大陆在经济、就业上带给台湾民众的潜在利好之外,某种意义上,也说明台湾民众对“武统”与“台独”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十分清楚。民众恐惧战祸而不愿支持“台独”也就不难理解。

  蔡英文公开在亲绿媒体上承认“武统”台湾的可能,仅仅是因为大陆施加的压力以及台湾社会不安的反应吗?答案可能并不如此简单。另一个潜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困境。

  虽然蔡英文名为民进党的党主席,也是台湾的领导人。但实际上民进党内部山头林立,派系众多,往往为了自身派系的利益而不惜恶斗。过去陈水扁时期如此,现在民进党全面执政,更是如此。近日,围绕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内部初选竞争之激烈超乎想象,再度将民进党的内斗暴露于公众视角之中。其中以台南和高雄最为激烈。在此,我们不讨论具体的内容,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初选呈现出来的“派比党大”特点已经充分展示了蔡英文在民进党内部的处境。加上此前舆论热烈讨论其能否连任问题,更加足以说明蔡英文当前位置的难堪。

  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一种猜测,蔡英文在亲绿电视台上公开承认大陆存在“武统”台湾的可能性,更是一种试图借助民众之力重新收拢权力的动作,同时也是对现在内部热衷于权力之争的同党官僚进行警告。

  蔡英文应当非常清楚当前两岸关系的实际状态,也明白“台独”路线是大陆划下不可逾越的红线,而其上任以来的种种“去中国化”,甚至“去中华民国化”的举措,已经在接近一这红线。蔡英文一再在公众面前坚称两岸关系现状仍与马英九时期无异,此时此刻却突然在亲绿电视台上作出有别以往的表态,显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迫使她不得不公开“打脸”。换句话说,也就是为了给内部制造危机感,借此重新巩固其领导人的地位,避免其在内部完全被架空,甚至沦为傀儡。

  如此,对于蔡英文及民进党,大陆需要更加警惕。明知“台独”不可为,明知如此必然招来大陆的“武统”台湾结局,却仍然不断往此方向靠近,可见其本质未改,大陆不得不防。(特约评论员 韦彬)

    台海聚焦

    蔡英文“武统论”遭马英九嘲讽:我

    资讯排行

    1. 中国福利彩票 汇聚点滴为爱扬帆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