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今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凤凰网军事频道”刊登了一篇报道称“俄紧急对华求援,俄海军‘航母荒’这忙只有辽宁舰能帮!”大概意思是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进入为期三年的大修,俄罗斯海军成为没有航母的海军,为了保证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俄罗斯向中国求援,希望在“辽宁”舰上训练飞行员。
这种铁血文一般情况下会自动过滤的,但文章贴出了来源是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的网站,并有网站截图。为此笔者费些周章查了一下,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根据英文标题确实搜索到了这篇文章,也指向《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在搜索引擎中还有短介绍,说明确实是有这个文章,而非空穴来风。但真正进入网站后却找不到这个新闻。
这说明该文确实是《国家利益》杂志刊登出来的,但目前已经删除了!或许是美国人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靠谱的新闻吧!
这里不纠结外国人的辟谣。我们来看看俄罗斯飞行员有没有必要来中国训练呢?
从俄罗斯自己的角度来看,还真的很有必要来中国的“辽宁”舰上训练的。因为,“库兹涅佐夫”号大修3年,要2020年才能够用。在这么长一段时间内,不进行舰载机的起飞着陆训练,飞行员会慢慢手生,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找一条差不多的航母进行载机训练。
而这艘航母只能是中国的“辽宁”舰。因为虽然印度也有俄制航母,但那个小尺寸与“库兹涅佐夫”号完全不一样,起降一个米格-29K还比较勉强,对于苏-33战斗机来说确实百分百装不下的!
但是,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降落要看机舰之间的系统融合,歼-15和“辽宁”舰全部采用中国的系统,包括辅助着舰设备等也都和俄制系统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军直接驾驶苏-33舰载战斗机到“辽宁”舰上去起降着陆训练,很可能面临各种设备制式不一样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那么,能不能让俄军飞行员来驾驶中国的歼-15战斗机进行训练呢?正如前面所言,歼-15战斗机是一种对空对海作战综合的多用途战斗机,与苏-33单一制空战斗机是不一样的,会不会向俄军开放中国舰载战斗机,这涉及到保密的问题。
当然,如果俄军飞行员技高人胆大,驾驶苏-33或者还是米格-29K战斗机,在辅助着舰系统不兼容的情况下,靠自己本事在“辽宁”舰上练起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俄罗斯在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叶伊斯克新建了海军舰载机航空兵飞行员培训训练中心,2016年投入了使用。因此,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可以到这个训练中心培训,并不需要到中国来训练。
当然,没有实舰实训,训练保障水平是没办法保障,不知道等2020年“库兹涅佐夫”号重新服役了,还能够有几名飞行员能够熟练舰上起降了!